中元节简介
中文名:中元节
别称:*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时间:农历七月十四日、七月十五日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意义:敬祖
节日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焚纸锭等
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道业精进佛欢喜
度脱恶趣报亲恩
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又称“盂兰盆节”,也是十斋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月,值此殊胜日,敬请广大善信念佛、诵经、供灯、吃素、供僧、祭祀祖先、行善等,回向功德超渡亡者父母离苦得乐,早日往生净土,同时祈愿众生皆离苦,祈愿众生皆得乐,早日闻听正法,证得究竟圆满佛果!----大释明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节”。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长久以来,中国的七月一直被认为是*月,其实,从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庙大都会启建盂兰盆报恩孝亲法会,而信徒则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是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报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这一天源于佛世时的印度。因为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因此,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雨天和寒冷气候。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结夏安居”。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因此,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僧团也在这天集中自恣,检讨修行中犯下的过失。
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僧团自恣法后,能令佛欢喜有三义:
1、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2、解夏自恣法后,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于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3、佛闻解夏后,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因此七月十五日也称为“佛欢喜日”。
在佛欢喜日这天,如果能够供养开悟或有修有证的僧众,不仅是殊胜难得的因缘,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大多数的寺庙会在这一天供佛、斋僧,并依据《盂兰盆经》所载而启建“盂兰盆法会”:“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盂兰盆法会”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中孝亲报恩、慎终追远的思想,因此后世在七月十五日都会启建盂兰盆法会,供佛斋僧,藉此功德度脱恶趣众生、报答累世父母,至今沿习成例。
盂兰盆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盂兰盆经》里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观知他的母亲在死后投生于饿*道,日夜受苦,不得饮食,于是便向佛陀请教解救母亲脱离苦趣的方法。而佛陀教他的方法,即是在七月十五众僧结夏圆满的这一天,备斋供养众僧,借着供僧功德力,即可使现世父母,以至于累劫父母、六亲眷属等,出离三途之苦。后来目犍连尊者依法而行,果然将他母亲从饿*道的苦报中解救了出来。
《佛说盂兰盆经》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经,主要以宣扬、阐发大乘佛教的孝慈之道为其核心内容。良以悉达太子“不绍王位、舍亲去国”而出家修道,本为成等正觉以报父母之大恩大德故。但如来用心,不专为报答自己一人一生之父母,而欲报答“尽虚空、遍法界”之一切有情众生皆得离苦得乐也。故开此盂兰盆法会,以福自他二亲。这便是如来宣说此经之本意,诚可谓“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也。同样,本经之当机大目犍连,最初发心“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蒙佛指导,始得六通,为如来十大弟子中之“神通第一”者。见其亡母,堕饿*中,自救不能,便弛还白佛,请求救济之方。佛示盂兰盆供之法,以救其母倒悬之苦。尊者由“爱其亲以及人之亲”故,即为现前道俗弟子、及后世人等请佛留此盂兰盆救济法门。是故佛应当机启请之由致,兴起于大悲,欲为说本经。
《佛说盂兰盆经》就是佛陀慈悲开示,用“盂兰盆供”这个善巧方便法,就能够具足血脉传承和智慧传承,能够滋润五种生命:肉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伦理生命以及灵性生命。可见本经是释迦牟尼佛大慈悲心的彻底显露。
农历七月十五,读诵《佛说盂兰盆经》,可为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功德倍增。
佛光阁·福莲
自然·自在·自醒
佛光阁·福莲文化艺术中心
福莲订阅号:twfulian
客服中心:fulian
●●●
展厅
今年的中元节时间为年8月15日
农历己亥年七月十五
星期四
今年的中元节
也是日本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也是在今天
中国台湾爆发了反对日本的游行示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日本投降仪式(油画)
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盟*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发动全面进攻。8月14日,日本*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书(影印件)
原件目前收藏于台湾
日本向中国呈递的《降书》降书一、日本帝国*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府机关代表接收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奉日本帝国*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帝国派遣*总司令官陆*大将岗村宁次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总司令陆*一级上将何应钦日本投降书是证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的众多法律文件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投降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成果的延伸。它的特点在于不是一家一姓之言,而是一份具有国际法效力、认定同盟国胜利的纲领性法律文件,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的一次创造。有它作为书面文字证明,既能真实反映正义和文明的胜利,同时也是为了预防日后有人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做不必要的文章。中国人的抗战历程尤其艰辛,这封降书是我们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交出的一份重要答卷。”译文: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索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日*投降仪式在孙中山画像前进行冈村宁次步入投降仪式会场日本投降仪式根本博率领幕僚廿一员举行献刀礼日*华北方面*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在投降书上签字以史为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