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七月半,你可晓得要干啥
TUhjnbcbe - 2023/4/17 8:15:00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的阅读。

民间“七月半”,

道教“中元节”,

佛教“盂兰盆节”。

中国传统节日,别名祭祖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目犍连救母的故事(文末有故事详述)。因为七月十五接近收获的季节,最重要也是一年中既不热也不冷的时候,所以最适合超度游离的冤*。这个故事和习俗自达摩先师传到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等。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食物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的上面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位僧人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做三次。这种仪式叫做放焰口。

目犍连救母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而他的母亲贪嗔痴恶念很重,身口意三业不修、待人刻薄又毁谤三宝。当他的双亲去世后,目犍连出家了。由于得到了世尊的亲自教诲,以及自己勤苦不断地认真修习,目犍连终于修得阿罗汉果,并且成为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大弟子。

目犍连修得神通之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超度已经死去的父母亡灵,以报答父母的生养哺育之恩。于是用神通在六万里深的阿鼻地狱找到了他的母亲,她的头发又脏又长,面*饥瘦,整个人除了骨头外,仿佛只剩下了一张皮。他母亲看见目犍连后,顿时泪流满面,一面后悔当初在人世时犯下的罪孽,一面恳求目犍连救她出地狱。目犍连看后十分伤心,于是施展神通变了一钵饭食和清水,并把它送到了母亲的跟前。他的母亲就急不可耐抓起一把饭便往嘴里送,可是刚送到嘴边,食物却变成了通红的木炭,烫得目犍连的母亲大叫一声,连忙缩回了手。奇怪的是这些火炭一掉在地上又变成了食物。目犍连的母亲又尝试了一次,结果手被烫得更厉害了。她再也不敢试了,只是眼巴巴地看著。

目犍连见了自己母亲如此的悲惨,只好离开去向释迦佛求救,请求世尊慈悲开示,解救沦为饿*的母亲。

佛陀说:‘她的业大过须弥山,一定要仰仗很多人的心力、福德才能救她。’

目犍连问:‘我要如何汇集那么多有福德的人救我母?’

佛陀说:‘农历七月十五日那天,僧众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很多人戒、定、慧具足,得道证果,福德很大,你要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僧。结合这么多人的心力为你母亲祈幅就可以脱离饿*道!”

于是,在七月十五日的解夏之时,目犍连尊者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母亲超度回向,以此僧众的功德力,地狱的刑具当下平息,许多饿*道的众生也因这分福德而解脱得救。目犍连尊者的孝行流传在人间,后代佛教徒因此于每年此时举行孟兰盆会,供养三宝以报父母恩,所以七月也是佛教的孝亲报恩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喜欢的朋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半,你可晓得要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