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简介
什么是中元节?
据史书记载,每年阴历/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关于中元节的称呼有不同的说法。例如,道教称为“中元”“玄都大献”等。佛教称为“盂兰节”“盂兰盆节”等。民间则称其为“*节”“七月半”等。起初,各方的称呼各行其是,到了宋代,中元节逐渐成了通用的名称,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将中元节与盂兰盆会合并使用或混用的情况。如年广州三元宫的中元节就称为“中元法会盂兰节”。
起源辨析
道教中元节一称的最早出处是《大献经》,其主要内容是模拟元始天尊和太上道君的互相问答,讲述地狱中的种种苦难,指明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玄都大献。
玄都大献是一种宗教仪式,《大献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传录。饿*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众圣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大意是说,中元节这天,人间信众向众圣道士奉献贡品,然后十方大圣就会念经,帮助囚徒恶*等超脱。
目前流行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中元节是在仿效佛教盂兰盆会,因为佛教盂兰盆会时间更早,其实不完全尽然。
佛教盂兰盆会一称最早见于《佛说盂兰盆经》,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是佛陀的大弟子,一日,他的母亲逝世,堕入饿*道,目连用大神通下到地狱,找到了亡母,想给她送去饭食,尽尽孝心,但饭未入口,就化成火焰,灰飞烟灭了。目连无奈之下,向佛陀求救,佛说:你的母亲罪孽深重,汝一人力无可奈何,须集合十方众僧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十方众僧须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方能解脱,衣食自然。
后来,佛教根据这一故事,演化出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会。
这一故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因果报应,目莲的母亲有罪就必须受到报应,即使目莲有大神通也不能挽救。二是供奉僧人可以积累功德,救赎自身。
此时,我们回顾一下比《盂兰盆经》晚出的《大献经》,可以看出后者是在明显的借鉴。《大献经》曾说过,元始天尊无力拯救地狱中的饿*死*,救赎的方法只有多崇缘业,广建福田,供奉十方圣人才可。这与目莲救母故事中体现的两个特点相同。
不过,文化的最大特性是融合,《大献经》在模仿借鉴的同时,也加入了自身道教的文化,如举行时间上,不再限于七月十五日,而是扩展为三元日,类似于三元日的节日,佛教也有,两者都是指祭祀法事,但是道教祭祀仪式的特点是向*神奉献酒肉等供品,以获得神力或外力的保佑,佛教功德法事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自力而不依靠神力积累功德,从仪式上看,道教的三元斋是斋仪,功能是解除自身罪过,佛教的盂兰盆会是供养仪式,功能是超度亡灵。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两者是继承融合的关系。
最后说一下,道教中元节的历史演变
总体来说,道教中元节的历史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隋唐五代,第二个时期是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
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主要变化有四点:
一是从间接度亡转变为直接度亡。前期道教规定,阴历七月十五日信众模仿诸神定期朝礼的做法,向十方圣众和道士奉献饮食及其它用品,借助十方圣众和道士的集体力量拯济祖先亡灵、地狱饿*。后期道教的规定是,道士或信众通过经忏、施食等法事,直接超度亡灵。
二是由单纯献供仪式转变为混合宗教仪式,也就是说后期逐渐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度亡仪式,包括儒教的祭祖,佛教的施食、普度、盂兰盆会、水陆斋等,道教的*箓斋、醮、炼度等。
三是不再局限于庙内法事,为适应社会风俗民情,道教开始有目的地增加一些庙外活动,如烧法船、放河灯、看戏、点莲花灯等。据悉,解放前的广东南海,中元节可以搞娱乐活动,如舞狮、话剧电影等
四是休假日延长。唐朝规定,中元节全国休假。唐玄宗时休假一天,唐代宗时前后两天也休假,共休假三天。据《东京梦华录》载:宋朝时,中元节受到更大的重视,活动可持续九天,即是从七月七日七夕开始,一直到十五日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