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月半,中元节来临了。打小起,一到中元节,就有许多家长嘱咐小朋友晚上不要出门乱跑,以免惹祸上身。
可你知道吗?其实中元节并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那样,它其实来源于道教,虽然现在人多把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道教的中元节与民间传说是不能划等号的,大家应当知道这一点!
中元节的来源
“中元”这个名字来源于道教,中元节始于北魏,《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将农历正月十五定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官大帝分别在这三日里赐福、赦罪、解厄。
所以说,中元节就是地官赦罪的日子,与现在的民间传说完全不一样。那么,地官都会赦免什么罪呢?《三官经》里也记载了:“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
地官大帝主要赦免的是冥界地府中受苦的生灵,为他们消除罪恶,重上生籍,生人在这天若向大帝忏悔,也能被赦免。因此,中元节时道士会进行斋醮科仪,日夜诵经,帮助众生得以解脱。
中元节的习俗
祭祖: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上古时期,人们就会在七月半的时候祭祀祖先,请他们品尝劳动果实,人们在这一天会将麻、谷、林缚在一起,去祭奠先祖。
而道教的中元节本就是一个强调孝道的节日,故而祭祖这一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面塑:在古时候,人们还有在中元节做面塑的习俗,面塑就是用面粉捏成的面人、花馍,在山西等地,家家户户都会做面羊,去上坟祭祖,或馈赠亲友。
放河灯:上元节和中元节都要放灯,中元节的河灯是与上元节的陆灯相对的,人为阳,*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节时在陆地上放灯,为自己带来福气,中元节在水中放灯,为生灵照亮前方的路。
终南山吴兴道修道修心,心真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