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的第2期分享▼▲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中元节,大家白天家里都有“拜拜”吗?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特别害怕农历七月。
可能是因为未知,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对神*之说的恐惧。在这个月,基本夜夜睡不好觉,生怕看到一点不该看的东西。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对中元节这个节日和死亡这件事有了不同的看法。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所认为的,人在成长中,会与死亡这件事达成的三重和解。
第一重和解:接受曾经深爱的人已经不在
不知道其他地方习俗如何,闽南的七月半,是需要“敬”的。
每年的这一天,家里老小都会聚集在一起。
大清早,就开始整饭菜,鸡鸭鱼肉肯定是少不了的。有我们自己爱吃的菜,也有先人们爱吃的菜。一壶淡酒,几杯清茶,再摆上一些他们爱吃的糕点。
点上几缕清香,絮絮叨叨地拉上一些家常。无非是家里都好,子孙最近都如何如何了云云。末了问个杯,“你呷罢没?”
若是吃饱了,大家就捧着金纸“捎”点钱过去,叮嘱着你在那边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缺啥了记得托梦说一声。烧完了“钱”,再一起开开心心上楼吃饭。
先人们在照片里笑得一脸和蔼望着我们,
我们在屋子里吵吵囔囔笑笑闹闹。
彼此在世界的两端,过得都很好。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段话,大概说的是,人这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停止呼吸,心脏不再跳动,这是生理意义的死亡;第二次,是在下葬后,这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第三次,是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将你遗忘。
这时候你将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在某次我抬起头和照片里的外公对望的瞬间,
突然就领悟到了,中国人这朴素的浪漫。
那些曾经挚爱的人离去了,但留下的人生活还要继续。
而我们,在中元节、清明节,这一个个本应悲伤的传统节日里,凭着这带着烟火气的絮絮叨叨和吵吵囔囔,就这样不太沉重地,将这一份份思念延续了下去。
第二重和解:接受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说告别的过程
接受我们的挚爱亲朋,总有一天终须一别。
而这也是我认为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时,最难接受,也是最难迈过的坎。
有次在手术室门口遇到过一对父女,女儿目测比我还要小不少。在漫长的等待中,医生打开手术室的门,递给他们看一袋切割下来的内脏,用直白的、毫不委婉的口气说:“确定了,晚期”。
一阵死寂过后,我听到隔壁传来了女孩细细碎碎的哭声,是那种低低的,不敢宣泄出来,拼尽了全力压抑在喉咙底却终究还是不小心溢出来的哭声。
那一刻,她的绝望共情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都说人生是一场不断告别的过程,但是又有几个人,在面对挚爱亲朋的“审判书”的时候,能够坦然接受呢?
有一天,父亲很感慨的对我说,没想到,岁月竟已到了要开始挨个送走同辈。那些我曾经熟悉或不熟悉的叔叔伯伯们,在某一天,就突然从生活中消失,再也不见了。
可时光对所有人都同样残酷。身为我们这一辈,即便是已经为人父为人母有了新的家庭和担当的那些人,又有几个人做好了准备,去和自己上一代人说告别。
然而,生命总有定数。死亡这件事,不是我们可以说不来就不来的,更不会等准备好了才会来。它一旦来临,就再也无法回头。
坦然去接受它存在的客观性,在有限且未知期限的时间里,完成这辈子想要做的事情,陪伴想要珍惜的人,本身就是我们这一辈子所需要探索和追寻的意义。的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了脚步,反思起了自己的人生。当很多事突然被按了暂停键,当很多人再也消失不见。你,会后悔现在的人生吗?
我们年轻人,总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忙。“虽然想要带父母去旅游,但是最近升职,要好好表现一下,请假的事情明年再说吧,到时候一定。”“假期想要回个老家,但是公司要加班,算了,这次先不回去了。”“等等吧,下次下次。”
可是,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呀。“珍惜当下”是很土很土的一句话,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做到呢。
就现在,立刻,马上,给远方的亲人挂上一个视频电话吧,周末带着老人一起哪怕去公园散散步呢。想做的事情马上做,想说的话马上说。
不要让爱,在当有一天突如其来的离别面前,成为遗憾。
第三重和解:接受自己与这个世界也终有一别
前不久我在微博上冲浪,看到一个姑娘发了个帖子说,自己有时候特别焦虑,身为独生子女,漂泊在外,工作压力大,真的生怕哪天自己不小心“厥”过去了,父母在老家无人照顾可该如何是好。
下面有非常多人附和,表达了自己同样的担忧。
我们经常在笑说,“80后、90后”这一代,是不敢病、不敢死、不敢远离的一代。
可能是时代确实不公,我们这代上有二老,下有多小,杵在中间孤零零的。家里有点事孤立无援不说,职场上还面临着在外漂泊打拼、“”的没日没夜和“35岁”的裁员危机。
其中压力,自不言说。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
几年前的我,在迈入30岁门槛过后,可能是突然“人到中年”,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双双退休,突然意识到自己该有所承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如果万一哪天自己倒下,家里该如何是好的焦虑。
一直到有天,我突然意识到:
焦虑在哪里,问题就在哪里。
那就直面它,解决它,就好了。
其实中国人真的很避讳谈生死,更不要说去想象、安排死亡的事。大家总会觉得,“我不会那么倒霉的”,“没事别诅咒自己”。
可是,死亡这件事情,并不会因为避讳,就不会发生的。
因为,我们人这一生,
本就是一场终将奔赴向死亡的轰轰烈烈的历程啊。
看清它,接纳它。
以一份“向死而生”的勇气,直面它,规划它。
然后彻底抛开它,忘却它。
从此以后,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好好地活。
等哪天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好好地死。
这才是我所以为的,对待“死亡”这件事情正确的态度。
也因此,定寿这个不被很多人理解的险种,成为了我自车险以后拥有的第一份保险合同。也成了我和这个行业结缘的开始。
定寿,通俗点来说,就是我和保险公司约定好了,在某个岁数之前,如果不幸“英年早逝”,那么它将一笔我们约定好数额的钱,一次性给到我指定的那个人。
这是一份真真正正和我这个购买者几乎没什么获益关系的保险。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个险种的责任,残酷又冷血,保死不保生。
可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深爱它。
在我看来,这个险种,是最能体现保险爱与责任这个内涵的产品。
它所要传达的,就是一份穿越了生死的“守护”。
因为我焦虑“太早死”,所以它和我约定了“我担忧的时间段”;
因为我焦虑“爹妈没钱养老”,所以它和我约定了“你说给多少,我就给多少”;
因为我焦虑死了“爹妈”没人照顾,所以它和我约定了“一旦死了,钱给到爹妈,不会被任何其他谁抢走”。
你看,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责任,却是最直接地解决了心头的焦虑。
有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我们一定并不少见:
家里的经济顶梁柱突然倒下,留下了嗷嗷待哺的稚子,和上百万的房贷压力给配偶;
单亲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只有自己一个人撑着,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万一倒下怎么办;
重组家庭的小夫妻,因为孩子比较多,担心万一有点事,会有哪个没被照料好……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烦恼,其实通过一份定寿保单,一年几百块或者小几千的费用,都能轻松解决掉。
爱,不是随意的口头说说。
爱是责任,
爱也是规划。
有规划,有保障,
这样的爱,才会更加无畏风雨,一路向前。
写在最后
嘿呀,没想到吧,我在最后居然插播了硬广。
毕竟我是个保险科普博主嘛。
可说是硬广,其实也是发自真心地安利它。
有时候也会有朋友问我,你说定寿买了,我在约定岁数之前要没死,是不是就亏了?
可是扪心自问,我们买了车险没有出车祸,我们会觉得亏吗?
定寿的意义,就是在我们最焦虑的时间段,给我们撑开一把保护伞。让我们在尚未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可以保护最爱的人。
即便有一天,我们真的不幸非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那么,有这样的一份守护在,我们的爱,就永不离去。
版权声明
所有文字内容均为原创,禁止无授权转载
我是猫猫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
现在是一名独立第三方保险服务顾问
为您提供保险咨询、保单托管
方案定制、投保处理
好赔代办等全流程专业服务
家庭保障
教育养老
财富管理
资产传承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
欢迎分享、收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