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元节哪些事,你是怎么看怎么过
TUhjnbcbe - 2022/8/10 18:25:00

每年七月,盛夏己去,秋凉伊始。传说,在七月十五这天,地官赦罪将会让亡灵回趟阳间,此时地府的*门关大开,俗称“*节”,所以有“七月半,*乱窜”之说。

中元节部分习俗

接先人

接先人有新老之分,祭祀程序各有不同。如先辈死于去年七月半以后,要早一天迎接,称“迎新客”。七月初十开始,接旧死的人,家家焚香燃炮,有的在门外跪拜“接祖宗”,叫“接老客”。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祭祀

一日三餐开始加碗筷,凳子,吃饭前都要贡饭(一般盛一小碗饭),这半个月要做很多好菜,寓意家中长辈从阴间回到阳间,跟亲人团聚。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赣南则杀鸭时把鸭血滴在纸钱包上,寓意纸钱烧后送到阴间时遇到河也能到达。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节日由来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七月是个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数的周期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中元节祭祀祖先是封建迷信吗?

在七月我们经常在路边或者十字路口,看到燃尽的纸灰。在祖先崇拜似乎趋于淡化的今天,很多年轻人认为在搞封建迷信。

那么中元节祭祀祖先是封建迷信吗?

中元节祭祖并不是迷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中元*节也依然有很多现实意义。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中国人来说,*神是敬畏,是内心原则的守护者。

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积善行德。个体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这一点乃是德行的前提。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能自我约束,自然会形成一种优良的社会秩序。

再者中国人的信仰是祖先崇拜,*节让我们铭记自己来源,常怀感恩之心。

在祖先的祭祀中,重拾祖先的荣耀,不忘祖先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家风,不堕家声。不忘历史,保持敬畏,这才是现代“*节”的意义所在。

现在的年轻人仗着学了点知识就以一种高姿态任意批判传统文化,可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他们却未必明白。

就像是9年的义务教育告诉了你无数道理,可是你却未必理解一样。知道怎样做人道理就真的会做人吗?

浅显的始终被忽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不愿意正视过去又拿什么去面对未来呢?当物质的达到极点总是会转而向精神的变化,人到最后所面临的也只会是来自内心的拷问。

祖先崇拜并不是要你信服敬仰什么,而是自然而然的产生一股家族的荣誉感,做人不忘本,做事不出格。

很多族人面对着传统文化的凋零还在浑浑噩噩的过着,甚至还在批判着,其产生的后果势必需要后人承担。

中元节禁忌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的食物。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的祭品忌乱踩。在古时代,七月半是民间的祭祖节,是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并没有诸多禁忌,这些所谓禁忌是在节日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

▼推荐阅读▼

★动态

赣南张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召开

★《江西张氏合谱》之“挥公至良公世系”

★图说五服关系

★江西祠堂谱源流派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江西省续修通派

★谱祠文化丨修谱大会上的发言稿该怎么写?★谱祠文化丨家谱印刷完毕后,发现谱中出现错误怎么办?★动态

吉安市编修《华夏张氏统谱?江西卷》业务培训班开班★快讯

张氏发源地--清河,迎来新任张姓县委书记!★这个事居然上了江西电视台,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掌上张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哪些事,你是怎么看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