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8/7 17:50:00
本周末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了,小伊每年“*节”都要回老家祭祖,今年也不列外,不知道手机前的你对中元节都有着怎样的记忆呢?其实西方也有“*节”,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万圣节”,它们都与**(已故的人的灵*)有关,它们都认为**会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然而,中元节和万圣节在名称、起源、时间、目的、仪式、习俗和装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今天小伊给大家一一整理出来,罗列给大家:英文名称差异:中元节的英文翻译大家都知道,万圣节的英文名叫Halloween,但大家知道“中元节”的英文名吗?有人会把“中元节”翻译成“ChineseGhostFestival”或者"ZhongyuanFestival",但小伊认为"HungryGhostFestival"更符合节日的意义。时间差异:两者持续时间不同大家都知道,万圣节是10月31日,而中元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万圣节的**们只可以被释放不超过一天,而中元节的**们却可以自由活动一个月之久。起源差异:不断发展传承万圣节起源于爱尔兰的一个守护神的节日,经过了从异教到基督教,再到世俗的演变,最终演变成现在所有人的狂欢节。中元节起源于佛教传统,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宗教节日:在中元节这一天,道士们会诵经并献上贡品来安抚神灵;而在佛教中,“中元节”被称为“乌兰巴纳节”,佛教教义中说,通过中元节为已故的亲人提供物品,帮助他们在来世摆脱困境。目的差异:驱逐与尊重虽然两者都是以**为主题,但对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在“万圣节”期间,人们打扮成*的样子是为了吓跑**。而在中元节,人们烧纸钱、遵守各种禁忌,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尊重和思恋。仪式差异:有趣和严肃现在的“万圣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乐趣的狂欢节,人们盛装打扮,玩“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通宵开Party……而在“中元节”期间,人们必须烧纸钱、供奉冷食、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还要遵守各种禁忌,比如禁止游泳和深夜外出散步。佛教和道教宗教团体也都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以安抚孤独和饥饿的**。装饰差异:南瓜灯和荷花灯在“万圣节”期间,人们会将南瓜掏空,在南瓜表面雕刻出邪恶的面孔,然后在里面放上蜡烛,用来驱除**,所以每到万圣节期间,西方的南瓜都会供不应求。在中元节期间,中国人会用纸糊成莲花或者船的形状,并在里面放一盏灯或蜡烛,在河里或湖里放生,用来为死去的人引路。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会喜欢,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赞、收藏!END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