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元
节
·节日由来·
中国传统认为每年农历七月是“*月”——从七月初一*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门关关闭。据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厉*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月。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神。农历七月被称为*月是因为中元节,它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节日习俗·
普渡
普渡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路,使孤*野*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
放河灯
中元节是*节,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古代人认为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代表对那已死去的冤*怨*还没有忘记,是古代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富有人情味。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在古代,羊代表吉祥之意。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如今则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
·特色食物·
吃扁食
江苏省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做成畚箕形的食品。
吃饺饼
浙江省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也叫饺饼筒。
吃鸭子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元节也称“鸭子节”,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
·节日意义·
要说封建迷信,中元节可以说是迷信,但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背后包含的是对亡灵的怀念。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的角度,期勉互爱。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中元节其实跟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一样,有一种感恩、追元的情怀在里面,积极内容多于消极,应该提倡。
·写在后面·
这是一个怀念的节日,
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
更是一个有爱的节日。
虽路途漫长,
人来人往,
但因为有爱可忆可念,
我们都不会孤单。
中元,
点心灯一盏,
焚心香一瓣,愿天上人间共安暖!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陈雨露朱久仰
征稿
河南大学文学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