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是农作物成熟的时间,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中元节是以祀*为中心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为什么中元节叫*节
中元节之时,*门关大开,百*夜行于人世间,这时民间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祀孤*野*,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夜行的奇观,所以称为*节。*节又称七月半,与清明节、寒衣节等合称中国三大*节,而七月半是之中最大的祭祀节日,也是最大的*节。
中元节
内涵融合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节”,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一般不会将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节”(“*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
中元节风俗中元节(别名:七月半、吉祥月、施孤、斋孤),道教名称,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THE
END
往期推荐
东京奥运会落幕
立秋节气小知识
马院青联,不见不散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