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易节日中元节middot玉洞花长
TUhjnbcbe - 2022/8/4 2:44:00

传统文化工作室快搭平台入口长按扫码即可浏览

E·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E·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放河灯,尤数*河里放灯壮观。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所以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门把*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门,群*又得返回阴间。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放天灯

*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E·文学

《中元夜看月》

唐·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海报:徐文婷

文案:孙莹莹

编辑:孙莹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节日中元节middot玉洞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