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浅谈记忆中的中元节
TUhjnbcbe - 2022/7/26 17:42:00
最近正在过中元节,提起中元节,充满了满满的回忆。小的时候总觉得父母在搞封建迷信,长大了以后,过了很多年的中元节,也逐渐了理解父母在小时候的我们眼里看起来“封建迷信”的行为。现在,用自己的知识懂得了传统文化的部分涵义。当然了,我也是结合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百度的资料才理解的的。我们这边过中元节的习俗就是接祖,每年农历七月初十的哪天接回来,然后七月十五的时候送。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青松毛和鲜花,供品里面必须有红梨。其实以前以为只是以为父母像电视剧里面祭祖那样,要有仪式,有规矩而已,毕竟华夏为礼仪之邦。但是现在以我个人之见,不晓得为什么,我总是能联想到香草美人,在华夏大地上生息的大多数民族,与青松毛这种植物,有着永远不断的信仰。比如汉族,彝族,结婚或者节日的时候,会用松毛铺地板,不仅仅是装饰作用,我想一定有更深层的意蕴。比如对植物的崇拜,认为松毛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挂在家里或者铺在地上,希望家里也是清洁,家风高洁。鲜花,大概是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是代表美好的东西,人们会在一些节日赏花,会在一些节日给朋友或者恋人送花,也有鲜花赠佳人的说法。那么,我们这边的中元节接祖,用松毛,用鲜花,用红梨,不仅仅是仪式感的体现,更是对祖宗的敬仰,我们作为后代,应该敬重先辈,热爱家风。另外一点就是在中元节的时候会少纸钱,还得装在一个纸袋里,名其为“包封”,要写上已故先人的名字,从前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个习俗,总觉得这都是商家的把戏。但是现在想想,对于家谱,大多数人家其实是没有的,而包封这个东西,让我们每年都必须理一遍自己的祖宗的姓名,事迹,作为,相反,很多没有见过的亲人,虽然我们不能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但是我们却能通过填写包封这样的方式来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故事,懂得先辈们的不容易,了解和记住那段会被遗忘的历史。也许我们现在看父母做,以后我们又做给儿女看,那么就可以让后代铭记先辈,铭记历史。我想,中元节除了敬重先辈,铭记历史,也一定还有更深的涵义,百度说的这些,我想也不全面,但给大家做个理解辅助吧,今天的推文就到这里,也希望有读者朋友给我讲一讲你们家乡的中元节习俗,祝大家周末愉快!(以下资料为百度参考)欢迎私信!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1]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2]???????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1][2]“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3][2]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5][6]内涵: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节”,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一般不会将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节”(“*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众了。将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节,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点荷灯为亡*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的灵*超度。[3][2][7][9]农历七月报恩月,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10]古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祭祀,这节日源于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七”,在我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然而,长久以来,我国的一些地方认为七月是*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因为以讹传讹,于是有一些地方把七月认为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门、不可开刀、不可结婚、不可购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实,七月是个吉祥的月份。[11]《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节期定在七月十五日。在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称“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3][2][7]三俗合一一般认为,中元节也即为“盂兰盆节”;其实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自道教兴起后,“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12][13][3]“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节”。但为何七月的盂兰盆节成为“*节”呢?盂兰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不知是巧合,还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12][13][3]从仪式和日期两个方面仔细考察,会发现道教中元节一方面的确仿效佛教盂兰盆会,另一方面与道教本身的信仰或教制也不无关系。道教中元节其实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创造的宗教节日,它是中古时代佛道融合的典型例证。[1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记忆中的中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