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讲“七月,阴气成。”因为农历七月进入初秋,天地之间的阴气渐长。
阴气生长的时候,气虚、阳虚的人会感觉身体疲乏、容易生病,所以祖师爷教导我们此时就要避免夜行,避免冲撞阴灵。
古人认为*神是属“阴”的,所以七月称为“*月”,并在这个月祭祀*神,这就是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起源。
很多人以为这个节日源于佛教的盂兰盆节。其实,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设置了每年七月祭祀的礼俗。
中元节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步形成,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它逐渐褪向民族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成为佛、道、儒、民俗、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
祭祀*神就是主要是祭祀祖先,中元节传承数千年不衰,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信仰:一种是对天地的崇拜,一种是对祖先的信仰。
古人认为,我们的祖先离开之后,也会像土地爷一样上天,但祖先与土地爷最大的区别就是:土地爷庇护一方百姓,祖先只庇护子孙后代。
所以人们在遇到任何不决之事时,总要举行祭祖活动,祈求先人庇护,而农历的七月就是一个祭祖的月份。
但七月的祭祖与清明节的祭祖是不一样的,清明节时,人们会带着祭品去坟头祭拜,而七月则是先人回来的日子,因此人们是不用去坟头的。
也就是说清明祭祖是我们去找先人,七月祭祖是先人回来找我们,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把农历的七月称为“*月”。
有主的先人会回家享受供养,无主的先人只能四处闲逛了,我们道教统称叫做九玄七祖+冤亲债主
父母是根,儿孙是枝叶。父母不能享受孝顺供养,则根断树枯;父母受孝顺供养,则枝繁叶茂,子孙福厚,源远流长。
人的一生啊,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
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我们能长大成人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因为父母是我们处世为人的根!
失德寡道,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当然别人也会远离他,不愿意与之为伍;
尊德多助,若最近运气不好不妨试试回老家照顾一下家里老人,情形马上就会有改善,时来运转、遇难有救!
愿天下儿女都能以恭敬心、真诚心爱戴父母;不让老人家为儿女的担心、操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们遵循自然,致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从祖先文化瑰宝中寻找更合适
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