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七月半;
中元节的节名源于道教,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而中元节的起源,则有深刻的儒家印迹。
属于儒释道三合一的节日。
一、民间的祭祖节日
传统有七月祭祖、八月拜月、九月登高的说法,早在先秦时期,《礼记·月令》当中就有记载:
“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孟月就是农历七月,这个季节,一部分农作物已经成熟,开始了荐新祭祖的活动。用新粮进行祭祀,向祖先报告收成。
在中国中原和一些北方地区,新粮收货后,要磨成面粉“蒸面羊”,长辈会先捏一个花馍放在锅的中间,小辈则捏成“羊”的形状,围绕花馍一周。古人看到小羊吃奶是跪着吃。蒸面羊的风俗是让小辈不忘养育之恩,长辈们则祈祷儿孙满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祖是儒家的重要传统。农历七月,农作物初步成熟,人们会在这个时候举行祭祖仪式。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
“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古人春夏秋冬四时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以“秋尝”祭祖为代表的祖先崇拜和宗法伦理,成为儒家“孝道”的核心内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以孝道侍奉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元节这一天,秋天已经过了半个月,天气会逐渐转凉,民间相信在这一天,祖先会回乡探望儿孙。
选择在这一天祭祀,是人们追悼祖先,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
二、佛教的盂兰盆节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为梵文的音译,盂兰是“倒悬”之意,“倒悬”比喻的是有终生沦入饿*道,腹部大如鼓,喉咙则细如针,无法进食,常年为饥饿困扰,人也是倒置着,头朝地,脚朝天,痛苦难耐。
“盆”则是救护的意思。
佛教的《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通过天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在饿*道受苦,无法进食,饥饿难当,尊者通过神通将食物送到母亲口中,食物通过喉咙就变成火炭,无法食用。
尊者非常焦虑,于是向佛陀请教救治之法,佛陀开示,其母罪孽深重,要在7月15日这一天,以美味供养十方僧众。
尊者依教奉行,照佛陀开示做后,其母果然立即解脱饿*道,得生天人道。
从此后,佛教徒依教奉行。为在世的父母增添福寿,也能让去世的父母脱离苦海。
其文化内涵在于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与传统儒家的“孝道”不谋而合。
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非,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告诫子孙可以借助盂兰盆节报答父母恩情,表达孝心。
三、道家的中元节
在道家文化当中,节日与天地当中的阴阳二气息息相关。
上图中,红色代表的是天地当中的阳气,黑色代表的则是天地之中的阴气。
从农历11月冬至一阳生开始,到5月夏至阳气达到极致,一阴生。
5月对应的卦象便是天风姤卦,这个卦象的主卦是巽卦,为风,客卦是乾,为天,代表的是气候多变,动物活跃。
到了七月,卦象上增加了两个阴爻,阴阳相对和谐,演变成了否卦。
这时候,主卦的三阴和客卦的三阳势均力敌,阴气在继续下沉,而阳气还在继续上升。天地中的阴阳二气得不到交通,阴阳之间无法相互克制。
表现在自然环境中则是,已经感受到一点秋天的气息了,但很多地方还在继续升温,夏天的阳气还在继续升发,此时台风、暴雨等天气比较多,昼夜温差很大。
天地之间这种阴阳二气不交融的状态也在影响人类,我们的精神和身体都不安分,此时脾气暴躁、抑郁的状态时有发生,负能量也能乘虚而入。
由于这段时间阴阳的不交融,造成人体很多不适,慢慢就演变出了“*门大开”等民俗说法。
此时,注意休息、起居有常,保持对祖先、天地自然的敬畏、谦卑,才能避免负能量乘虚而入。
今天科学昌明,然而中元节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荀子曰:
“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这里的文是“文化”,把*神当成文化则吉利,当成灵异迷信则凶。
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神的意义是让我们心存敬畏,约束自己,善待他人。祭祀的意义也在于此,让我们在追悼中,自勉自强,不辱家风。
-END-滇三打赏富三代,转发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