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恭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盂兰盆节
TUhjnbcbe - 2021/12/6 15:59:00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佛说盂兰盆经》

年8月22日

农历七月十五

是佛教重要节日

盂兰盆节

又称“佛欢喜日”

“僧自恣日”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俗称“中元节”。在佛教里,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是僧自恣日,结夏安居三个月,在这一天圆满,所以也称为佛欢喜日。各地寺庙会举行“盂兰盆法会”,接受佛弟子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盂兰盆节的起源

《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犍连尊者证得六种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遂他用天眼观察世界,却看见母亲因造恶业而堕落饿*道中,百千岁中得不到一口饮食,口吐火焰,倍受煎熬。尊者见此情景,悲痛万分,不忍母亲再受饥渴之苦,急忙就用自己之钵盛满白饭,运用神通送到饿*道中给母亲充饥。其母见了白饭,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接过盛满白饭的钵。刚要开口吃时,突然由她口中喷出火焰,整钵的白饭都变成焦炭,无法食用。“盂兰”二字是梵语,译曰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地狱、饿*、畜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盘、碗、桶等清净容器。盂兰(倒悬)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在一起叫盂兰盆,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也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众生倒悬之苦。

“不要去水边!”“床头别挂风铃!”

“今天早点回家,别加班,也别熬夜!”

“看到路上有人撒纸躲远一点!”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

总能听到长辈们嘱咐诸般禁忌

而佛教则称此日为盂兰盆节、佛欢喜日

将之视为供佛斋僧、孝亲报恩的好时节

现为大家分享居家六事

一起培福增慧,孝亲报恩

No.1

孝亲

佛教向来重视“孝道”,将其作为四恩之首(父母、师长、国土、三宝),而每谈及此,不少人都会觉得这是“封建思想”。

但“孝道”的理念是永不过时的,如果连生我、育我、教我这样重的恩德都不想报,何谈其他的呢?

若父母在世,则关心父母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为他们积善培福,结下“解脱”的善缘;

若父母已故,则慎终追远,广做功德,将功德回向给父母,令其早生莲邦。

此外,孝亲的对象不局限于现世的父母,而是扩展到一切众生,如《梵网经》云: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备注:农历七月每日念诵《报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在世父母延寿,去世及累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

《报父母恩咒》: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读音: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No.2

供佛

如果没有十方诸佛深入浅出地宣说佛法,即使法本就存在,众生也无法发现,更不用说依法修行从而离苦得乐。

故值此日,如家中供有佛像,可于佛前供香、水、花、果等,数量不拘;如家中未供佛像,可诵经一部或修诸善,以法供佛。

No.3

斋僧

“盂兰盆节”便起源于供僧。通过供养安居修行圆满、经由忏悔恢复清净的僧众,可以感得殊胜、广大的功德。

若将此功德回向先亡,便能令其离苦得乐,同时还能与僧众结下善缘,长养喜舍之心。

如经云:“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No.4

诵经

经为法宝,以其能培福、定念、生慧,又因农历七月十五及三十,均为报恩孝亲的佳节,故值此日,宜为父母诵《佛说盂兰盆经》《地藏经》。

No.5

吃素

选择吃一餐素或吃一天素来为累劫眷属祈福。《地藏经》中,佛陀曾劝世人不要用肉食祭拜先亡,因为这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如经云: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No.6

回向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回向”把所作的供佛、斋僧、诵经、食素等功德回向给七世父母及一切众生。常用回向偈如下: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建瓯白马寺航拍图:

建瓯白马寺整体规划鸟瞰图: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恭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盂兰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