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坐起时以及晚上睡觉躺时,或者在半夜向一侧翻身的时候,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天旋地转,有的时候甚至只是做抬头、低头的动作也会诱发眩晕。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莫乱投医,十有八九是由“耳石症”所引起,
那么什么是耳石症呢?
——术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约占50%~60%)。“良性”是用来与导致眩晕的颅内肿瘤区分而言的;“发作性”,而非持续性,是该病的一个重要且必备的特征;“位置性”是指症状的出现与头位的变动存在特别的关联;“眩晕”是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
听不懂?
没关系,
继续往下看?
神内二病区
苏大强:医生,我得了一种怪病,不敢睡觉!!!下床,起床,特别是翻身时候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有时候说好就好了
苏大强:做了脑部核磁共振说是供血不足,没什么大碍,输了几天液,一点作用都没有?
我这是怎么了,快救救我啊?不会是灵*附体吧?
胡医生:初步考虑是耳石症。
苏大强:啊?耳屎?需要掏耳屎吗?
胡医生:
主要是由内耳椭圆囊耳石膜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所致。85%~90%的异位耳石发生于后半规管,5%~15%见于水平半规管。本病极为常见,女较男多。眩晕具周围性、体位性特征。眼球震颤为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且具易疲劳性。若令病人采取可诱发眩晕的体位,一般为3~6秒后出现眼球震颤,此潜伏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特征性。呈良性、自限性病程,一般为数周或数月,但可复发。
耳石症症状有什么表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侧卧,或当头往后仰向上看时发生,眼震可同样出现,但无耳聋或耳鸣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
(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3~10秒后才出现眩晕。
(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数周到数月内消退,但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复发。
哪些人群易发生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经常熬夜!
胡思乱想!
精神压力大!
不良生活习惯!
苏大强:那可怎么办呐?我得给儿子说说?
胡医生:不用太担心,有一种治疗方法,非常好!不打针,不吃药,效果立竿见影!
苏大强:真的吗?
胡医生:听我给您说。。。。。。
只要跟着我帮您摆这几种体位,手法复位就轻松解决了?
PS:原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名医推荐
副主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5年。曾于医院神经内科及ICU医院进修1年。撰写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参编著作1部。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科主任。年被选为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志愿者。并于年、年分别被中国卒中学会评为“年度优秀红手环志愿者”称号。
神经内科二病区外线:
供稿:神经内科二病区
撰稿: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