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补牙居然补出了鼻窦炎,是真的吗
TUhjnbcbe - 2021/9/25 16:33:00
白癜风公益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92218.html

不久前,门诊来了一位20多岁的小姑娘,她主诉最近鼻子里总有股让人难以忍受的臭味,还偶有头痛前来就诊的。经询问病史,一月前小姑娘曾种植过一颗牙,随后出现上述症状,经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最终我们确诊她患了——牙源性鼻窦炎。

怎么种植一颗牙,还得了必须要手术治疗的鼻窦炎呢?小姑娘当时就哭着提出了疑问。其实,临床上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牙源性鼻窦炎(OS)是继发于邻近上颌牙病或牙科相关手术导致的细菌性鼻窦炎。因其发病部位以上颌窦为主,也称为“牙源性上颌窦炎”。OS的实际发病率很高,在单侧鼻窦病变中高达50%~70%。

为何引发牙源性鼻窦炎?

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牙根尖周围疾病。其次是医源性因素,包括拔牙、种植牙、移植物移位、以及唇腭裂患者的正颌手术。种植牙问题包括操作时突破上颌窦膜、窦底提升时人工骨或种植体进入上颌窦腔。还有,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上颌窦底黏膜破裂、人工骨溢入上颌窦内形成异物导致鼻窦炎。

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流臭味黏涕、上颌窦区周期性疼痛等,还有明确的上颌牙痛或牙病治疗史,病源牙多为龋齿、残根、牙齿纵裂、隐裂等,部分可见瘘管,严重者面颊部有肿胀、麻木、疼痛感,甚至有腭部膨隆,伴有牙齿松动等。

确诊:鼻窦CT显示存在牙源性病灶,包括牙根突入窦内、根尖脓肿,根尖周围炎,上颌窦底破坏、缺损,口腔-上颌窦瘘,牙科治疗后异物、种植体突入窦内等。

诊断依据有哪些?

      

        

          

(1)鼻腔存在自觉的腥臭味;

(2)有上颌牙病史;

(3)内镜下中鼻道内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息肉样水肿、上颌窦内侧壁内移或膨隆;

4)鼻窦CT提示存在牙源性病灶。

        

      

    

什么情况下的牙源性鼻窦炎只需要口腔科就诊呢?

对于仅有牙齿不适,鼻腔无自觉的腥臭味,并且牙病导致的仅是上颌窦黏膜增厚、黏膜囊肿或者局限于上颌窦的少许炎症,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此时耳鼻咽喉科干预的必要性不大。

什么情况下需要耳鼻喉科就诊呢?

当出现了急性鼻窦炎的表现、鼻腔自觉腥臭味、内镜见中鼻道肿胀和/或稀薄白色脓性分泌物、影像学提示鼻窦炎症范围超越上颌窦累及筛窦及窦口复合体时,需要耳鼻咽喉科在治疗鼻窦炎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抗厌氧菌的治疗。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中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中鼻道内炎性息肉形成、标准鼻窦炎治疗方案联合甲硝唑等抗厌氧菌治疗3周后,中鼻道仍有白色脓性分泌物等。总之,具体该不该手术治疗,还是由医生来决定好了。

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术后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菌药物5—7日。

2.一般在术后24小时取出鼻腔填塞物,告知患者切勿因为不适自行取处填塞物。给予减充血剂和滴鼻剂,每日用药7-10天。

3.术后会有少量渗血,鼻腔也会产生分泌物混合血液经鼻腔或者口腔流出,坐起或活动时会增多,这些都属于正常情况,不引起惊慌,擦拭掉即可。

4.因为鼻腔填塞物压迫鼻腔周围神经会引起头痛等不适,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在填塞物取出后会逐渐缓解。根据疼痛情况可以使用不同级别的止痛措施。

5.出院前指导患者学会正确鼻腔冲洗方法及鼻喷剂使等术后鼻腔护理的正确方法。

6.预防感冒、增强体质,避免不良外界刺激。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7.术后6个月内定期门诊复诊,定期进行术腔清理换药。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我们平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避免此病的发生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朋友的牙齿、牙龈上面出现一个脓包,往往认为是上火了,自己随便吃点消炎药或是祛火药就算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脓包有可能是因为牙周炎,形成了牙周脓肿,导致的。这些反反复复发作的根尖疾病和牙周疾病,都有可能是导致牙源性鼻窦炎的诱因。

所以,杜杜建议您在牙出现问题时,医院去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用药。其次,如果已经发生牙源性鼻窦炎时,应积极尽早进行治疗。

文献参考:

1.刘锦峰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牙源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8(56)

作者:杜晶艳

图片:耳鼻喉科

编辑:杜晶艳

审校:刘锦峰

喜欢杜杜的文章就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牙居然补出了鼻窦炎,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