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节特刊道家玄理中的ldquo
TUhjnbcbe - 2021/7/8 13:11:00
北京中西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写在前面:相较于《论语》中仲尼“未知生,焉知死”、”敬*神而远之“的审慎回避态度,道家则大大方方地将目光投向经验世界的边际之外,不仅从不讳言*神与生死问题,而且一再语出惊人:单就*神问题而论,”阴阳和静,*神不扰“的说法在道家文献中尚属温和,因为他们不惟要与*神“和平共处”,还要在某种意义上“慑服”*神,使其“为我所用”:“以道莅天下,其*不神”、“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神服”;有时候甚至连这种驯服的关系都显得太过疏离,不如在灵台中洒扫出一片清净地,主动邀请并诚心悦纳*神的造访:“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神将来舍”——当然,这里的“*神”与其说是确切指向那些主宰祸福吉凶的神秘实体,毋宁说是对某种超妙入微的心灵状态之隐喻,一如老杜笔下的酣醉淋漓之境:”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神,焉知饿死填沟壑“,在”真乐攻心“(邵雍语)的至福境地中遗忘形骸、遣荡生死。说道这人生中第一难跨过的生死玄关,《老子》早已明确了“死而不亡者寿”的反思性立场,而《庄子》更尤以嗜谈死亡而闻名,借髑髅之口为死亡大张其词:“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这段话说得或许稍有些过火,曾一度被许多批评家误认为存在”悦死而恶生“的倾向,但庄子的真实趣旨无疑始终没有离开过“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知生死存亡之一体“、“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这种无心于存亡变灭的内在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当然可以有理有据地拒绝那种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的做法——虽然当前者的影响在后者中增强时,有时候会使后者对肉体生命的延续变得不那么在意:“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白玉蟾):“长生”的关窍竟然在被历代骚人目为短暂易逝之象征的片片落花中一览无余,只因不可言说的拯救便在大美现前的直观经验中席卷而至,只因此时此地的明悟即是杳不可得的无何有之乡,“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无关乎经验中的时空,无关乎形体与历史的世界。本期中元节特刊推送的是小编忘川《老子疏义》中论及*神与生死问题的部分段落,还请列位看官指正。近期有抽奖送书活动,详情请戳: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特刊道家玄理中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