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传统节日
大家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过节日不论是春节还是元宵节节日带来的都是一份祝愿中国每年有十一个传统节日可那些没被写在日历上的节日你还记得多少?
中国节日的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那么下面
团团就带领大家
一起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传统节日吧
01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来历
花朝节由来已久,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
民俗
古时,每逢花朝,文人雅士邀三五知己,赏花之余,饮酒作乐,互相唱和,高吟竟日。纵观二三月间的传统佳节会发现,这一时期会有一系列游春的节日,花朝节前后构成游春的高潮。撰有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也曾写有竹枝词形容花朝踏青归来的盛况:“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雕鞍绣辔[pèi]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
02
下元节
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来历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上元九炁[qì]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民俗
下元节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道教在这一天修斋设醮[jiao],以求仙延寿、超度人亡等。
在民间,百姓通常会祭祀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下元节前后,普遍还要进行迎神赛会。
03
寒食节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来历
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相关诗词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花朝节、下元节...它们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们渐渐被我们遗忘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真正有意义的节日不该被遗忘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行动起来保护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今天起,记住这些不该忘掉的节日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除了这些节日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传统节日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熟悉的中国节日吧~
END
本期编辑:刘希宇本期审核:姜哲俊邹紫云张天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