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有法会、放生或是捐助等活动的时候,都会听到有人说“我也来随喜一下功德吧”,这样的善行的确值得学习。
但是,这种“随喜”类似于世俗的随礼、凑份子,而真正随喜的内涵与此大相径庭。
随喜,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因行善而获得利益,特别是因闻思修积累到功德时,不仅没有丝毫嫉妒,反而心生欢喜,替他感到欣慰,就像是自己获益一样。
这种随喜是真诚的,是没有竞争心、傲慢心或自私心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好。当看到别人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富裕快乐的景象时,由衷地“随喜”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众生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我”,总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很难真正地去欣赏别人的幸福与成就。
而随喜,正是不断打开我们的心量,不断削减这个“自我”的修行。
佛经中讲过:“须弥山王可称量,随喜功德不可量。”
随喜可以对治我们的嫉妒、傲慢、攀比等心理,通过这些训练,我们的心量会越来越宽广。
减少嫉妒,我们才能轻松地接纳对方;熄灭傲慢,我们才能真正地认同彼此;停止攀比,我们才能从容地安享生活。
吉缘精舍推荐阅读蜜蜡:五行补土,温润如玉,璀璨胜金!
蜜蜡是自然界中最奇幻的珠宝之一。它美丽、神奇,温润如玉、璀璨胜金,时而细碎纤弱,时而稳重典雅,亦可张扬前卫,有着独特的、永恒的生命归宿感和神秘气息。在佛教界蜜蜡被视为宝物,与金、银、珍珠、珊瑚、砗磲、琉璃一起列为佛教七宝。在佛教传播的国家和宗教界人士中,都会把拥有一块美丽的琥珀和蜜蜡看做一件幸事。在藏传佛教中,也喜欢用蜜蜡来做佛珠,以期获得修行的加持和功德。
了知缘起,智慧抉择,掌控人生!
《缘起问答录》的意义和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缘起学交流的环境和平台,让更多对缘起学有兴趣和爱好的朋友可以通过各种问答与案例来了解正统的缘起学。
问:师父,请问*节出生的人是不是不好?
师父答:*节只是民间说法,佛教和道教都没有这种称呼。道教是中元节,佛教是佛欢喜日。所以还是很好的。
家庭佛堂布置的一些注意事项
可以根据佛堂的大小来准备佛堂中的物品,包括佛菩萨像、法物、拜椅(垫)、经书、花器、香炉或卧香、烛台、无尽灯、净水杯、供果盘等,物品可增可减,只要对称、庄严即可。此外,供桌前方也可以围上桌围,置挂庄严布;供桌旁亦可挂幢幡。一般佛教文物流通处便可以备办上述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