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村是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诸暨店口镇,由于浦阳江、枫桥江、湄池江三条江汇合于此,故而得名三江口。与三江口村传承千年的古老历史相映成趣的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三江口水灯节”。
农历七月十五对于三江口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春节。鸣礼炮、做祭祀、演戏剧、放水灯,这些都成了三江口必不可少的庆典环节。夜幕低沉,潮水渐退,碧水涟涟的三江口上,摇曳的波光水影,映衬着点点水灯,勾勒出一道跨越千年、充满梦幻色彩的亮丽风景线。
古老水灯的动人传说三江口的百姓放水灯礼送西施
摇曳在三江口上的水灯,虽飘逸雅致、隽永工巧,却承载千年历史的厚重,记录着古越国人的心愿和希冀,刻录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怀。
旧时,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又叫“盂兰盆会”,每逢这一天佛教徒都要进行诵经布施,以使众生免予倒悬之苦。后来逐渐演化出了“放水灯”的习俗,以祭祀先人和意外亡死者。
民间习俗的传承,往往会融入当地相关的人情风物,在三江口“中元节”就与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挂起了钩。相传年前诸暨美人西施由越入吴时,走的就是三江口这条水道。七月十五那天二更,去吴国的西施用竹筏划到了三江口换船,当时的三江口族长鸣锣唤起了村民,用灯笼火把在两岸送别这位为国赴吴的奇志美女。西施换船北去时,村民又点燃禾草,投于江面。燃着的成堆稻草,随船而去,以礼送西施。并从此相沿成习,每年的这一天,三江口的村民必携灯点烛,放于水面,任其游弋。
曾经水灯的抗日血泪史满江水灯,为激励人们“勿忘国耻”
到了近代,三江口的水灯里更浸润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坚毅不屈、保家卫国的牺牲壮志。
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年底浙赣铁路中断,三江口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国民**在沿江设路障,架浮桥;第79师后勤部、红十字会在此地樟树下治疗伤员;第3战区支前派出所派人员送粮送弹在三江口宿营。
年2月17日,丧心病狂的日*在三江口实施野蛮的空袭,掷下炸弹,机枪横扫,焚火烧毁民房,无恶不作。日*进犯扫荡三江口三天,血腥地屠杀我抗日*民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江口惨案”。在当年农历七月十五那天夜里,村民放出满江水灯,以纪念在惨案中牺牲的*民,并激励人们“勿忘国耻”。远去了历史的争锋相对,少却了流血杀戮。现在三江口的水灯,更多寄托的是人们对先祖的缅怀思念,以及祈求现实的安康太平。农历七月十五,点亮水灯,许下心中心愿,水灯带着人们的各种愿想流淌到远处。
水灯是怎样制成的?看上去简单其实很有门道
每年漂流三江口的水灯都是由村里上年纪的长辈亲自监工督作,用纸张折捏糊制而成。拿一张1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大红纸(农村写春联时用的纸张),对角折起,然后根据自己喜好,可折成方形的碗状,也可做成别致的荷花形。然后剪一小片桃花纸,捻成火柴棍大小,一头扯开两三毫米,用做灯芯。再将灯芯粘在灯中间,一只水灯就初具模样了。
可要让水灯点得亮堂、燃得时间长却有窍门。灯制成后,在放灯的前一天晚上,得拿毛笔沾上煤油涂抹灯芯,次日便能引燃。之后用调羹舀取香油倒入灯肚中,做燃料,一般8厘米大小一盏灯,放两勺香油即可。香油放少了,灯会烧着,放多了也浪费。放香油时得特别仔细,不能沾到灯芯,不然第二天就不易引燃。
放水灯有啥讲究?放的人要“考试”放的时间也要掐准
村里的河灯,基本都统一由专人放的,岸边的人自发放的基本都是外面来人。在三江口看水灯,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但放水灯在三江口却是极其讲究的事。
在三江口,能上小舟放水灯的人,除了得满足“本村户口”的首要条件,还得通得过村民的“考试”,考试的项目就是水性、驾船技巧、平衡性以及临时的应变能力。三江口以前是个渡口,老一辈的村民基本都会水,能驾船,但现在交通便利了,摆船的人少了。小船比较难驾驭,放水灯时晃荡起来平衡性控制不好,很容易翻船。之所以会有如此苛刻的准入条件,当然也是从安全角度出发。
除了选放灯人很有讲究,放灯的时间也要掐得到位,放灯前还得有懂行的老人看天时和水文。原来三江口临近钱塘江出海口,农历七月十五又有潮汐。涨潮时放灯不仅流向不畅,灯极易被江水打翻。退潮时水流太快,灯也容易一下被冲跑。所以要选择在潮水将退,而又未完全退尽之时,水波较平缓,水流速度也适中之时才为最佳。
来源:店口镇
供稿:韩超
审核:王月英
如果信息不错
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