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父母的所有问题中,有两个最难回答: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
在年的最后一天的傍晚,湖南衡阳13岁男孩罗峰用锤子杀死父母后,从现场逃逸。
针对案件,湖南省衡南县公安局在1月2日发布警情通报,嫌疑人罗某已于1月2日16时许在云南大理落网。
年12月31日晚18时许,衡南县三塘镇发生一起凶杀案,在场2人死亡。一名年出生的嫌疑人在杀害父母后逃离。
办案民警介绍,目前初步预测疑因家庭纠纷导致案发,“他(罗某)的家庭比较特殊,他的母亲和姐姐有先天性弱智。当时在场的2人已经死亡,他在逃。他姐姐当时在家,后来找家里亲戚反映,随后亲戚报案。”
?警方协查通报
据衡南县警方通报,经公安机关初步核查,犯罪嫌疑人罗某出生于年(现年13岁),系三塘镇初一在读学生。
年12月31日18时40分许,因家庭纠纷用锤子先后将其母亲谭某某(现年45岁,系先天性弱智)、父亲罗某某(现年51岁)锤伤后,逃逸现场。经全力抢救,伤者谭某某、罗某某因伤势过重死亡。
衡南县警方曾发布通报悬赏3万征集罗某线索。据了解,罗某身高1.63米左右,身型单瘦,衡阳口音,逃跑时随身携带背包。
什么样的家庭纠纷,目前不得而知,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杀死自己的生身父母,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死亡是不能被谈论的
为什么?怎么会?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禁会问。
有人说,孩子生性残暴;有人说,原因出在父母的教育上;还有人说,问题出在法律上……
但有没有想过。,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死亡。
在很多孩子眼里,死亡,就是打游戏的时候,血条掉光了,没事,重新来一局,又会复活。
在他们眼里,没有生死契阔,没有人死不能复生,他们完全不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他们不仅对别人的生命冷漠,对自己也是一样:
?8岁男孩因为作业问题被父母训斥,锁门自杀…
?14岁男孩周末贪睡,被母亲掀被子,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
?孩子玩手机被父亲指责,一气之下挥刀剁手…
……
不懂得死亡,怎么会敬畏生命?然而,中国人最忌讳的,就是谈论死亡。
在平时,孩子也会喋喋不休地追问爸爸妈妈:“妈妈,奶奶去了哪里?”、“妈妈,狗狗为什么躺着一动不动了?”……
当孩子带着哭腔,不安地向家长提此类问题时,很多家长会采用比较文艺的答案:“奶奶去远方了”、“狗狗睡着了,它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还有不少家长对“死亡”这一话题敬而远之,因此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这类家长通常会板起脸苛责孩子:“小孩子懂什么?别乱说话!”来匆匆掩饰。
死亡在中国是不能被“说出口”的。对孩子的死亡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更是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的孩子对死亡没有起码的认知和敬畏。
死亡教育什么时候开始?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从小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是非常必要的。
少年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根据年龄,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
●0-4岁: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从爸妈口中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
●4-7岁: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7-13岁: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对死亡有自己的认识。
不同年龄段,向孩子阐述死亡要有所区别,千万不要吓孩子,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小的时候,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死亡”,用大自然最常见的树叶荣枯,花朵开谢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过程。
等孩子再大一些,就要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危险的地方,不能去,防止发生溺水,触电和火灾等事故。
带他们读科普读物,去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客观地认识人的生老病死。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中元节等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
花生宝贝原创的“读诗过节”栏目,花生一家人用漫画的形式,让孩子在漫画中学习感悟。
?点击可进入了解更多传统节日
也有妈妈跟帖摆明了自己的态度,觉得死亡是一个客观存在事件,只要不去夸大死亡的恐惧即可——
“虽然我家两个孩子一个快四岁、一个五岁多,但是我从来不忌讳跟他们说死亡。我也从来不夸大死亡的恐惧。有时候老公会觉得对孩子说死字不好。
可我觉得在谈论动物,老人家或者其他事物死亡的事本就是一件客观评价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接受死亡,这也是一种乐观面对生命的态度。
帮孩子构建生命目标体系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主张帮助孩子构建一种生命教育目标体系: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关怀生命(尊重生死)—珍惜生命—发展生涯—自我实现。
家长做到以下这几点,孩子就能明白,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利用绘本和游戏
家长可以透过绘本、有趣而富含教育意义的游戏,朗朗上口的律动歌曲,以及富含创造性与艺术性质的学习单,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建立优质的生命信念。
带领孩子进入生命的思考与对话,让孩子认识、接纳、爱惜自己。
同时将这些信念推己及人,学习与环境和谐共处,帮助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有能力做对的选择,活出丰盛的生命。
●学会欣赏生命
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观察植物的生长,昆虫的习性,从欣赏万物的生命历程中学习面对挑战,忍受挫折与压力,坚持到底。
●让孩子认知自我
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兴趣各有不同,正是这些不同,成为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人。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意义,让孩子觉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化解悲伤情绪
增强孩子承受力,面对生命中失落的经验,学习处理悲伤,挫折和抒发情绪。
这关乎孩子尊严,保守孩子的心,胜过保守一切。
●设定梦想
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超越客观限制,设定方向与目标,有梦最美,追梦踏实,帮助孩子实现生命价值。
孩子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体悟中,也会不断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达到人格和心灵的成长。
对死亡的无知
让孩子对生命没有敬畏
殊不知死亡是对生命最好的教育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花生宝贝准备了安全健康的新年礼
年邀请花生仔到你家作客拼出全家福
送出过千元现金红包和涂色套装
?点击领取你的新年礼
?老母亲年度生存总结…请笑着活下去!(年终大福利)
?百花广场烧伤男童仍未过危险期,妈妈捶胸痛哭:我不应该出来帮忙的!
?气温“大甩卖”,儿童易感冒!慎用这些儿童常备药
编辑:小婷
来源:教育百事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