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节有一种思念,历久弥新
TUhjnbcbe - 2021/5/19 17:07:00

一年一度中元节,

扫墓除尘拜先人;

一枝一朵*菊花,

祭祖焚香寄哀思;

一丝一缕悲伤情,

化作思念随风飘。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七月半”、“*节”,时在七月十五,也有的在七月十四。中元节来源于佛教,与佛的盂兰盆会有着紧密的关系,但中元节又不是一个纯粹的佛教节日,而是一个受到佛教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民间节日。它是一个异彩纷呈并且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渗透着佛家的文化因子,同时又彰显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原始宗教信仰——祖先崇拜及**观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孝。

”中元节习俗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厉*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门关”,让关押的*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化解怨气。

中元节传说

盂兰节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佛陀的学生,大比丘目犍连(目连的全名)施展天眼通,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却发现她已经因为生前的种种罪行(好杀生、喜大肆烹嚼、生活奢侈挥霍)而堕入饿*道,变成了喉咙细如苇管,肚子却如水缸般巨大的饿*,目犍连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而饭菜刚到母亲眼前就变成一堆火炭。目犍连只好向佛陀求救,佛陀被目犍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佛说盂兰盆经》。

按照指示,目犍连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挨饿的众饿*终于得到了食物。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节”。?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由此可见,“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来。如今我国北方人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烧不完对先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中元节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日子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无知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先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的经历、生活的方式和追求。

我们不做新闻搬运工,我们只在乎你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有一种思念,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