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族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程老师为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全班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节日。组内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做手抄报、讲故事等有关节日的信息。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走进课堂一起去瞧瞧吧!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七夕节
七
月
初
七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中元节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中秋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元
宵
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1
最后的拉票环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拉票。同学们都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经过统计“春节组”票数最高获胜,祝贺他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期待下次的主题活动课!
E
N
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