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不是中元节才有鬼哭
TUhjnbcbe - 2021/5/13 14:39:00
北京皮炎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还好

有空

还好你来还好我在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烦冤旧*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我一向以为,中国的诗史可约略分为两个时代:杜甫之前,汉诗尚偏于简古,杜甫之后,方始极尽变化。到宋以后,宗杜更成了主流。相比之下,李白的天才虽极具个人魅力,论起对汉诗整体走向的影响,就远远不如杜了。汉诗史上,也许只有屈原的作用力度略近于老杜。

老杜对乐府的变革,也不妨视为对整个汉诗改造的缩小样本。元、白的新乐府运动基本上只是在祖述老杜既有的创作而已。

如果说屈原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诗,则老杜就是文人乐府的奠定者。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屈之前没有文人写诗,在杜之前没有文人写乐府,而是这些人未展现出摆脱一切陈旧伪装的自我意识,而不能不被旧的传统所笼罩。

暂且不去追究乐府采诗的历史真实全貌,但乐府诗的通行定义确实基于“乐府采诗说”。乐府从民间搜集歌谣,然后再加以文字和音乐上的整理,完成民歌的乐府化。因此不妨说,乐府诗兼具民间性(当然它的民间性是被动的和不完全的)、官方性及音乐性三个要素,随着乐府诗的发展,后两个要素基本简约为乐府旧题的形式,依附于乐府旧题,其实就是依附这二者。

乐府采诗的根本宗旨在于观风化而裨治道,但其固有制度缺乏保障,作为功能替代整体转向文人写作几乎是必然,杜甫就是推动这个转化的关键一环:旧有的形式被彻底放弃,文人替代了官员,作诗替代了采诗,文人作为民间性的关怀者和治道的担负者,成为乐府诗的主要发声群体。

虽然老杜一生颠沛流离,自身亲历了不少忧患,但作为民间疾苦的代言者,他不可能只局限于自身苦难,因此在乐府诗中,他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兵车行》中,他就是那个“道旁过者”,面对哀哀告诉的行人,某种意义上,“采言”代替了“采诗”。

《兵车行》以“车辚辚,马萧萧”开始,先闻其声,然后有所见。车马的声音,对衬的是比较压抑沉闷的气氛,毕竟*伍约束得严,被征发的兵士也不可能像爷娘妻子那样号哭,只能默默地走。近处的车马声,远处爷娘妻子的哭声,以及默默行走的征人,层次丰富而蕴张力。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两句单独为韵,结构上也是过渡,之后就都是行人的述辞。接下来的叙述,层层递进,十五、四十、头白,已经长江三叠浪了,再以“武皇开边意未已”又宕开一层。“君不闻”后,先写山东,复写秦兵,又是一层递进。唐人府兵,本来以关中负役最重,所谓重内轻外之策,如果山东都被征发的“千村万落生荆杞”,则关中自然更为残破,“被驱不异犬与鸡”,其苦又当何如。

“长者虽有问”转为五言这一节,语气的变化很微妙。一是问答的发生改变了诉说的节奏,语气上有所曲折,不再一口气直说下去;二是随着回答的继续进行,节奏又在“反是生女好”的愤懑情绪中恢复到与原诉说同步。之后“君不见”处的处理,也与“君不闻”有同有异,既照应又避免了雷同。

结尾的想象与“生男埋没随百草”衔接得很紧密,想象中的*哭声又与现实中的人哭遥相呼应,收束得非常有力,作者没有掺入一句多余的议论,行人的诉说所表现出的情绪已足够饱满,尤其是经过了五言一节处的曲折,情绪蓄积了不得不喷薄而出的浩荡。

还有一个细节是,“尘埃不见咸阳桥”与“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场景对比。前者躁郁,面对的是无可奈何的现境;后者悲凉,面对的是无可脱逃的命运。

老杜的乐府诗在语言上的倾向是平实而多变化,工于叙事,曲尽其情,关键处时或描摹出非常鲜明动人的场景,点染恰到好处。但,他并不追求民歌化,保留了旁观者的身份,并且对诗意场景的开拓从不放过。

把乐府全部民歌化是庸俗的,我想,老杜大约会这么认为罢。

图文制作:宝宝秀

结束语

还好你来,

还好我在。

还好我们都有空,

往期链接

乾坤大挪移,能打过降龙十八掌吗?

女主与人彘

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王维也会谈*说聊斋

可惜高俅遇见的是宋徽宗,而非世界杯

吐干净了狼奶的令狐冲

图片来源网络,仅用于欣赏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是中元节才有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