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大帝下界赐福,持诵宝
TUhjnbcbe - 2021/4/30 1:07:00
刘文斌出诊时间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关于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日期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年清明节时间:年04月04日星期日(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三)。

清明节的由来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16]。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节。清明节正是百*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不入家。”清明既然是*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的传说

介之推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放假安排

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4日-6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清明节祝福短信

1、清明时节,离愁是一年一年;新朋旧友,牵挂是一生一世;感叹岁月,想念是一次一次;点点滴滴,记忆是一分一秒。4月5日清明节,为了身边的,好好努力;已经拥有的,好好珍惜。尤其要好好对待自己!2、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杨柳枝头弄春柔,处处犹存长者风,山花烂漫香盈袖,徐徐清风吹哀愁,浓情蜜意何其重,惜别折尽河边柳,踏青出游亲自然,深深祝福心中留,感恩生命多热情,幸福甜蜜握在手!清明节到来之际,预祝幸福安康!3、清明节将至,让我轻轻送上清清的春风,为你吹散心中的忧伤;让我轻轻送上暖暖的问候,为你坚定心中的信念。温馨生活,关爱亲友,共祝幸福平安!4、清明节,你会不会感觉心凉凉的,知道有什么可以暖暖心吗?告诉你哦,是感情,多关心关心家人,常联系联系朋友,心会暖的,情会真的,不信你试试!5、有问候的春天更加温暖,有人关心的节日更加温情,又到清明,温馨的感觉心知道,随着手机的震响,美好的祝愿为你送到:愿你幸福安康!6、每瓣心香,都是一瓣沧桑;每滴细雨,都是一滴回忆;每份祭奠,都是一份思念;每声呢喃,都是一声轻叹;每一次清明,都是一次牵挂的远行。焚香祈福,踏青祭祖,把无尽的思念送往天际,将安息的灵*真诚慰藉。在祭奠中感悟人生,珍惜身边人,把握眼前的岁月。7、人生就像过节:走过元旦,新生的感觉真好;情人节,爱人甜蜜。元宵节,花灯依旧。三八节,当女人真好;愚人节,没事偷着乐。转眼到了清明节,突然顿悟,一切繁华喧嚣不过过眼云烟,人生苦短,该奋斗奋斗,该享受享受,该问候时别只在心里想想。8、清明时节雨花飘,飘落的是思念的味道;户外踏青花枝俏,炫耀的是今日的幸福;桃花鲜艳青青草,曼妙的是生活的美好;缓解疲劳烦恼抛,释放的是情怀;清明时节,珍惜眼前的幸福,愿你事事顺利幸福绕!9、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10、清明时节,青烟袅袅,春雨丝丝,愁肠百转;杨柳摇拽,春风轻拂,心生思念;一杯清酒,淡淡忧伤,追忆故人;一条短信,传我关怀,愿你幸福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30 1:07: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0.html
天官赐福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农历的正月十五为道教三元日中上元之日,故又称上元佳节。

上元节的由来,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经典《云笈七签》中云:“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后成人伦,长养万物。”《岁时杂记》记载说,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神诞为正月十五日,地官大帝神诞为七月十五日,水官大帝神诞为十月十五日。至南北朝时“三官”与“三元”相结合而为三位天帝,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亦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天官大帝,道称“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总真应见天尊”,隶属玉清境,居宝阙下上元覃恩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皇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天官由青*白三气结成。

据南北朝所出之《因缘经》等所载:“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气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每逢正月十五,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亦是天官大帝圣诞。据《洞玄灵宝六斋十直圣纪经》记载,此日为天官大帝出巡,会同地官、水官大帝检校人间罪福之日。最宜献供、焚香、诵经、忏罪,为过去洗濯愆尤,为将来祈祷祥瑞。

天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校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蠢动咸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三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惟三圣人。乃一太极。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正月十五上元节,恭祝天官大帝圣诞,今日诵持宝诰即能为亲友、师长消灾祈福,弘扬道教、功德无量!

为何正月十五是天官圣诞?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飞身,到太虚极处取始阳九炁;在九土洞阳取清虚七炁;于洞阳风泽取晨浩五炁,总吸入口中,与三焦合于一处。九九之期,觉其中融合贯通,结成灵胎圣体。正当春一月月望之雷,从口中吐出婴孩,相好光明。又于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复吐出二子。

也就是说,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从天地水处取三炁,合在三焦结成圣胎。结成圣胎后,于三元节而吐出三尊。春一月月望即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紫微大帝圣诞;秋一月月望即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清虚大帝圣诞;冬一月月望即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洞阴大帝圣诞。

为何天官要来赐福?

据《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记载,“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十一月冬至一阳生,正月三阳生,三阳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圆满。天官大帝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录天人,标提功过,届三阳而赐福,合九炁以流辉,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录赐福而泽被众生。

五月夏至一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圆满。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岳八纮之类,会校录於庆生;九幽三府之流,愿关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动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飞潜,咸臻宁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录赦罪而泽被众生。

十月建亥,亥属北方,北方属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纯而至清,凡迎真请圣,必先用水涤荡坛场,水有荡秽去凶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圆满。水官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汇,考江海之威灵。会五炁於建生,无幽不烛;遵群伦之解厄,有愿皆从。故而十月十五校录解厄而泽被众生。

因此,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引用天地间的阴阳此消彼长,调伏天地水炁,为众生赐福赦罪解厄的慈悲象征。同时,三官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不仅仅是普遍尊奉的神祇,更是道教天地水三界的象征,表征三界救拔众生,以调伏阴阳归于太极。故而,在《三官总诰》称,“唯三圣人,乃一太极”。

天官大帝会给哪些人赐福

据南北朝所出之《因缘经》等所载:“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气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经常听到“天官赐福”,但是天官大帝会给哪些人赐福呢?

今天,带领大家重新恭请《三官经》,看看天官大帝会给哪些人赐福?以便我们能信受奉行,以获天官赐福。

一、众生为何需要天官赐福?

据《三官经》,救苦大仙观见“受苦众生。造恶非善。广结冤仇。多行不足。财交弗明。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亵渎圣贤。不敬父母。叔伯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断绝往来恩路。不敬五谷。秽污遭贱。不行正道。大斗小秤。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怨天恨地。不恤己身。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载。致生恶*。多起瘟*。多招讼非。轻重难逃。故作事因。得此苦报。恶难临身。无处解释”后,启问三官大帝,怎样才能获得“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大帝开示道:“此等众生。遭刑苦难。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圆满。命道转诵此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

救苦大仙又问“龌龊龃龉。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之人。*眼*心。多计巧言。哄瞒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己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贪财利己。天雷霹雳。瘟气流传。缠害身体。冤愆相并。并及子孙”,怎么罪灭福生?

天官大帝开示道:“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忑。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无量功德。其福无边。”

根据这段经文: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命道转诵《三官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不仅仅可得到天官赐福,而且能得到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二、怎样得福无量,消一切厄?

三官大帝,总领功过,普济存亡。天地水三官,合为九署,及九海、三河、十二川源之中生死图籍,无渊无底,无极神仙、一切神灵。左主生事,右主死事,有功书左府青簿,有罪书右府黑簿,若罪中涉福,福中涉罪,则不专一曹也。得道奉中宫,有功奏左宫,有罪奏右宫,每到三元八节日,绝灭恶根也。

据《三元品戒经》记载,上元一品天官,隶玉清境,结青、*、白三炁,置上元三官。上元三宫,宫统三府,府统四曹,九府共三十六曹,并治元阳之上,太空之中有功德满足、应合仙者,言名紫微宫;有敬信宗奉大法者,言名太极左宫;应死者,言名右宫。

据《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赤脚大仙启问元始天尊,“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产。*魅精邪。天罗地网。一切厄难。何由救免?”

元始天尊开示道:“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悉皆消灭。吾今授汝。下世流传人间。看诵经者。得福无量。消一切厄。即说宝号曰:

北极玄穹。紫微帝庭。泰山岱岳。水国清泠。纲维三界。统御万灵。三元校籍。善恶攸分。斋戒礼诵。无愿不成。消灾释罪。降福延生。至真妙道。功德无边。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三元主宰。三百六十。应感天尊。女青真人。考校曹官。”

根据这段经文:持诵三官宝诰,能除厄难。看诵经者,得福无量,消一切厄。

据以上可知,“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命道转诵《三官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忏悔,悔过愆尤”或者“持诵三官宝诰,能除厄难。看诵经者,得福无量,消一切厄”,都能得天官大帝赐福。所以,我们祈求天官赐福,应该依据三元教诲,皈依三元,踊跃忏悔,悔过愆尤,转诵《三官经》,获福无量。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过经视频

《三官经》

步虚

道筵海会开,诸仙下蓬莱,道德普天乐,三元立云台。

赤脚朝帝所,女青侍案斋,桂枝香花散,赐福永消灾。

三元赦罪天尊

提纲

灵音到处,灭罪消愆,宝号宣时,扶危救难。

将当有讽经演教之偈,仰劳道众,随声应和。

吊挂

酌水献花满瑶坛,供养天地水三官。

五色祥云临凡世,九炁清风降人间。

卷卷句句消灾障,行行字字灭罪愆。

赤脚大仙曾请问,受持功德广无边。

香供养,三元赦罪天尊。

提纲

稽首皈依天地水,三官大帝慈悲主。

神功妙德不思议,谨运一心皈命礼。

小启请

道场众等,人各恭敬。恭对道前,诵经如法。

开经偈

(加:三元赦罪天尊)

寂寂至无宗,虚峙劫仞阿。豁落洞玄文,谁测此幽遐。

一入大乘(音:圣)路,孰计年劫多。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

超凌三界途,慈心解世罗。真人无上德,世世爲仙家。

上元天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玄都元阳,紫微宫中。

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

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音:度)之中。

福被(音: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

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

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

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

群生是赖,蠢动咸康。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上元九炁,赐福天官。

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青灵洞阳,北都宫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

吐纳阴阳,覈(音: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

群生父母,存殁(音:莫)沾恩。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

下元水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暘谷洞元,青华宫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

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

水灾大会,劫数之期。

正一法王,掌长夜死**神之籍。

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

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

下济幽扃(jiōng),分人*之道。

存亡皆泰,力济无穷。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金灵洞阴大帝,旸(音:阳)谷帝君。

火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乾元四品,考较火官。

运扶乾健,德合离明。

居太阳丹天之中,统左府注生之籍。

盛德在火,炎帝持衡。

功参佐于三元,炁运行于四月。

驾赤龙而行南陆,照明萤惑之宫。

烛朱陵而显丹台,焕赫文昌之运。

辉辉朗耀,炳炳照临。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赤皇上品,三炁火官。

炎帝真君,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尔时,救苦大仙,在大(音:带)罗天上,九炁紫微天宫,上白(音:禀)

道君曰,集会三元,天地水官,三界四府,众圣曹官,考较司,同诸仙众,讲说经法,救拔众生,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九洲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之中,受苦众生,造恶非善,广结冤雠(音:仇),多行不足,财交弗明,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亵渎圣贤,不敬父母,叔伯(音:摆,疑为口音)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断绝往来恩路,不敬五谷,秽污遭贱,不行正道,大斗小秤,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怨天恨地,不恤己身,不修片善,天不容,地不载,致生恶*,多起瘟癀,多招讼非,轻重难逃,故作事因,得此苦报,恶难临身,无处解释。

于是救苦大仙,端简上告,三元天官曰,善哉善哉,此等众生,遭刑苦难,若有善男信女,皈依三元斋戒,三年圆满,命道转诵此经,三五十遍,千五百遍,踊跃(音:要)忏悔,悔过愆尤,道君曰,即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告下,三元天尊,即驾五色祥云,行九炁清风,至都会府,云台山上,放大毫光,广大惠力,无边法显,济民救苦,福应万灵,诸天升降,除无妄之灾,解有雠(音:仇)之愆,赐千祥之福,脱九厄之难,离三途之苦,痴愚康泰,削去原罪,拔除冤根,永消愆尤,父母存亡,沾恩离苦,四生六道,饿*穷*,孤*野*,九玄七祖,未离地狱之中,存亡众生,杻(音:丑,疑为口误)械枷锁,囹圄闭塞,于是地官,至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已去提,未去提,已提至,未提至,已结证,未结证,已发觉,未发觉,逢赦除之。

地官曰,五刑十恶等罪,永不赦除。

天尊言,齿+页(音:燕)齿+赞(音:爵)龃(音:举)龉(音:语),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之人,*眼*心,多计巧言,哄瞒痴愚,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贪财利已,天雷霹雳,瘟气流传,缠害身体,冤愆相併,并及子孙,于是救苦大仙,再告天官,天官曰,转诵此经,至满千遍,大作踊跃(音:要),悔过愆尤,断恶修善,即有地官赦罪,所有恶孽愆尤,俱一赦除,心心忐(音:恳)忑(音:祷),尽一皈正,恍恍惚惚,耳目心定,神*安静,精神复旧,罪灭福生,无量功德,其福无边。

道君曰,世间众生,招瘟惹灾,*气流行,众生染着,皆是造恶非善,冤雠(音:仇)相併,致生恶疾,淹延未愈,若诵此经,病即痊愈,若诵经者,至端阳中元之日,即有三元,追回行瘟等众,考较轻重等罪,俱一赦除。

水官曰,世间夫妇,命犯孤辰寡宿(音:秀),刑害绝嗣,皆是前生不施,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晨夕好静,沐浴烧香,燃灯诵经,修斋布施,悔过消刑,便生端正有相之男,聪明富贵之子,声振五湖四海,宿世今生,故作误为,谋财负命,今世为儿,取命化财,女人妊娠,三朝五日,不行分娩,或在身儿亡,生下儿亡,三六九岁儿亡,十二五岁儿亡,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俱是冤愆相临,化目化财,骗协财物,化为畜生,若有善男信女,发心施财,斋戒沐浴,转诵此经,悔过愆尤,即使愆尤永释,人*分离,产生无难,母子双全,关煞无刑,生长成人,利益双亲,经力宏深,祈福福至,禳祸祸消,雠(音:仇)人冰泮(音:判),冤家债主,自消自灭,孤*等众,九玄七祖,四生六道,轮回生死,出离地狱,即往东极天界,救苦门庭,救苦地上好修行,只有天堂无地狱,阎王一见,不敢高声,童子夜叉,擎拳拱手,牛头马面,总尽皈依,一十八重地狱,狱狱逍遥,三十三天天宫,宫宫自在,超生天堂之境,即无地狱之声,出离地狱,永离苦难,径往人天,超生净土,快乐无量,一去一来,无挂无碍。

水官曰,天下众生,星辰不顺,运限迟留,凶曜冲併,多生疾病,或瘟病相侵,或痢疾疮*相侵,或肿*疥癞相侵,气候喉癀相侵,咽喉风*相侵,泄泻风痰相侵,祖冢瘟气相侵,住基风水相侵,邪师败圣相侵,火眼痨瘵(音:寨)相侵,吐血蛊*相侵,白口咒诅相侵,刀兵火盗相侵,水淹颠狂相侵,吊颈枷锁相侵,秽门闭瘴相侵,年月日时不利相侵,斫(音:啄)伐坛庙树木相侵,挖坑动土相侵,开基开沼相侵,添新换旧相侵,修前整后相侵,疟疾疹疾相侵,瘟灾瘟气相侵,致生恶疾来缠,众生染着,致于丧亡,若诵此经,即使恶疾不缠,吉星相护,凶曜退散,万祸冰消,千祥云集,经通天界,福临人间。

天尊言,天下众生,江河湖海,舟航商贾(音:古),风波汹涌,惊惶忧惧,若诵此经,皈依天地水官,水府众圣,即使风恬浪静,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所谋顺遂,诸圣拥护,万神锡福。

于是,天尊而说偈曰,九炁青天上,日月星斗真,天地水官帝,云雷电鼓随,金童执华幡,玉女捧香花,五色祥云内,放出白毫光,照一切天下,显身救众生,庆云祥烟护,拔离诸苦难,兴云布洪雨,驱雷掣电行,法显无边济,无极无量法,无量度众生,无极无量光,照出诸*众,一切冤家*,尽离地狱中,存亡诸众生,一切离苦难。

天尊说经已毕,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此经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字字真诠,句句消愆,行行灭罪,卷卷赐福,一切诸天上帝,三界十方众圣,闻说此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音:带)罗天上,八景宫中,与诸天神王,日月星宿(音:秀),上圣高真,无极圣众,说无上至真妙法,有一真人,名曰赤脚大仙,越班而出,擎拳长跪,上白天尊曰,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产,*魅精邪,天罗地网,一切厄难,何由救免。

天尊曰,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悉皆消灭,吾今(敬读为:天尊)授汝,下世流传,人间看诵者,得福无量,消一切厄,即说宝号曰。

北极玄穹,紫微帝庭,泰山岱岳,水国清泠(音:灵),

纲维三界,统御万灵,三元校(音:较)籍,善恶攸分,

斋戒礼诵,无愿不成,消灾释罪,降福延生,

至真妙道,功德无边,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三元主宰,三百六十,应感天尊,

女青真人,考较曹官。

尔时,赤脚大仙,与诸天神王,真仙大众,闻说宝号,皆大欢喜,作礼稽首而退,信受奉行。

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三官总诰

至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

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

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

赐福赦罪解厄,溥济存亡。

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诵三遍,然后加诵一遍灵官宝诰)

十二愿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万岁,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

一切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孤*。

四生六道,一切寒林。

闻经听法,早得超升。(此句三遍)

小赞

三官大帝,各境神仙,乘鸾跨鹤赴经筵,赐福赦罪愆。

赤脚大仙,化度在人间。(此句两遍)

愿灭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心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无上道。

四恩三有均利益,十洲三岛任逍遥。

回向四府众龙神,礼谢道经师三宝。

向来诵经福无边,风调雨顺民安乐。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诵经保平安,消灾增福寿。

土地咒

经坛(在家读为:此间)土地,神之最灵,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为吾关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书上清。

结经偈

向来诵经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

志心称念,三元赦罪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自己做功课可以加诵三皈依)

什么是“三官鼓笔”,道教徒如何忏罪祈福

道教尊奉“天、地、水”三官大帝,他们是主理天地水三界的审判者、监督者,人所犯的一切罪业皆由身中的“三尸”以及家中灶君记录,备案、呈报于三官大帝。

每年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是道教的三元节,也就是三官大帝开簿,一一校对人所犯罪福的“检校日”,检校就是校对每个人的行为的记录。

“三元日”是如何设置的?

从上元日到中元日,相距六个月,而中元日到下元日却只差三个月。一年被分为“三元”,但三元并非简单的将一年三等分,而是以阴阳的消长来划分。

农历十一月是一阳复生,经历十二月的双阳,至正月复归为三阳,即全阳的“乾卦”;乾卦,即天,所以正月是“天道”数成之月,故而天官校录天下百姓、已成仙、未成仙男女的籍箓。

农历的五月一阴生,六月二阴生,至七月三阴生成,即组成了全阴的坤卦,坤卦为地,这就是七月“*月”的由来,同时作为“地之用”的坤卦之月,地官则检校生死籍。

十月的下元节,并非参照阴阳消长,而是因为十月中北斗的斗柄指向“亥”方,故而月建亥,隶属坎卦,坎卦是司水之卦,坎宫是太一生水之地,故而此时水官大帝巡检天下生死籍。

故而,道教以阴阳消长、十月建亥为依据,设立上中下三元,对应天地水之卦气。同时《三元经》解释,“元,本也”,为万物发生、化育之本,故而至尊至贵,道教尊为“三元”。

三官鼓笔,检校者与审判者

我们如果念诵《九天生神章》,经中就有“三官鼓笔,料别种人”一句;念诵《玉枢经》就会有“三官鼓笔,太乙移文”一句。

“鼓笔”二字,是鸣鼓和注笔的略称。鸣鼓,即三官大帝各有一面雷鼓,当会审开始之前,先鸣雷鼓。接着,三官大帝会同九署各曹局进行检校。检校完毕后,有恶之人的名字将被写入“黑簿”,这就是前文所谓的“注笔”。

故而,道经之中,以“鼓笔”二字代称三官大帝的检校、审判。

三官大帝是众生统摄者

坊间传说三官大帝是天地水界的“掌管者”,掌管人的寿命祸福。

道教的正知见认为,人的寿命、祸福是自我所造因果业报与祖先承负的共同集合而产生作用,并非外界任何一尊神明可以掌管。

所以《三元经》中才有“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而非“掌管”的措辞。正基于此,天尊才循循善诱世人,普应发心改恶修善,避免“三官鼓笔”、“名登黑簿”而遭致不幸。

三元日宜诵忏悔文

我们前面说到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事实上祈福是最后一步,我们祈福应始于忏罪而求解厄,其次是立功而求赦罪,最后才能因功德而蒙恩赐福。

有鉴于此,今日最应该诵持《发露忏悔文》以忏悔我等历来罪业,为先祖超度,为后世祈福。

忏悔文如下(宜在清净之地、向北跪诵):

忏悔我等,自多曩(音:囊)劫,乃至今生,假火风地水以成形,恋香味色声而触法。贪嗔(音:称)痴妬(音:杜),恶口妄言,杀盗邪婬,恣情纵欲,逆辱父母,背负君师。不敬天地神祇,呵风骂雨;不信罪福因果,昧理欺心。遂致报对,升沉轮回。展转受诸苦恼,无有休停。

皆由一念之差,阵迷自性;妄认六尘之幻,沉溺爱河。今而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岂非千生庆幸,一旦遭逢。自合省心,早求度世。若复似前流荡,毕竟迷失本来。一堕冥途,化为异类。是故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丐怜愚昧,原赦罪愆(音:千),解释报缘,蠲(yì)消魔阵。所觊(音:继)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

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至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臣事虚皇,尚愿国安民丰,时和岁稔(音:忍)。愿真风不阐(音:铲),道化兴行。愿凶恶化贤,邪魔皈正。愿兵刑罔措,囹圄(音:灵雨)空闲。愿沉滞升迁,冤仇和释。愿参玄学者,入道成真。愿历劫种亲,均谐超度。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愿所有缘,增崇福慧。愿所伤物命,早生人天。愿节食酒荤,不相杀害。愿持身端正,不履淫邪。愿悉破悭(音:千)贪,悉除险峻。愿言无诳妄,行贵真诚。愿弱己饶人,潜忍忿(音:奋)怒。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

显智惠开明,神通恢廓。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愿永断执迷,咸归至道。尘劫有尽,我愿无穷。端望帝真,曲垂济度,皈命礼谢,无上正真三宝。

上元天官大帝圣诞朝贺文疏

庆祝朝贺

天官赐福紫微大帝圣寿无疆佳期

切念

三品有嘉恩恕广施于大地官常无忝仁威远布于万方

上界赐福开三泰以无疆元迪崇修祝九如而有赖

欣逢圣诞之佳辰由是

今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区(县)栖居

沐恩弟子(信士)恭就

虚空过往众仙圣神前整肃堂宇具陈供养

虔置香案诚备素筵香花茶果烛泉台上宝之仪是日香焚宝篆

烛映瑶光诵三元之妙典礼三界诸高真启建庆祝朝贺香斋一筵

诚心拜献恭修文疏伏拜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圣驾座前

列位仙圣神尊一同鉴纳

惟望

四时安泰消除赤子之愆由八节绥和永护苍生之劫运福源不息寿域弥增

获天瑞之祥处处仰道慈之荫率土含灵共跻清平之世微尘剎海同登福乐之乡

一念所祈均蒙庇佑至心庆祷悉得咸通亲邻眷属咸叨化育之恩

昭穆先人齐赴长乐之会全叨巨庇总赐吉祥

伏愿

家道永固国运昌隆

道日增辉仙圣常临

神恩证明万灵洞鉴

恭此上奉以闻

天运岁次辛丑年庚寅月乙巳日吉时

沐恩弟子(信士)谨表百拜叩首朝贺

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道教是中国人的根蒂,

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

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大帝下界赐福,持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