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山东邹平鹤伴山长生观)
正月十五与道教的“上元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三元说”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其中:天官即上元一品赐福天官,被元始天尊封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住玄都元阳七宝紫微上宫,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白三气结成,总主天地神王、上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因其赐福,民间将其称为“福神”,与员外郎(司禄神)、南极仙翁合称为福、禄、寿三星。天官的来历,一说为尧帝,又说为陈子祷与龙女所生之子。地官即中元二品赦罪地官,被元始天尊封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住无极世界洞空清虚之宫,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之精结成,总主五岳帝君与二十四治山川,九帝土皇,思维八极神君。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地官的来历,一说为舜帝,又说为陈子祷与龙女所生之次子。水官即下元三品解厄水官,被元始天尊封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住金灵长乐宫,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与三河四海之神。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水官的来历,一说为禹帝,又说为陈子祷与龙女所生之三子。(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新年不仅仅是正月初一这一天。过新年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每年的正月十五,既是民俗文化中的元宵节,又是道教文化中的上元节。道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融合,交汇出独有的“过十五”文化。正月十五之所以称为上元节,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经义《云笈七签》中云:“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后成人伦,长养万物。”(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上元节与道教崇奉的神灵有关。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其中三官大帝就是地位较高且较有影响者。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关其来历说法颇多,或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相配而成为“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赦罪、水官能解厄,分别诞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们为了祈福、拔罪和禳灾,多分别在这三个日子举办“上元会”、“中元会”和“下元会”。因此,道教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上元,还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长生观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西董镇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据《道藏》记载,为中国道教洞天福地第六十一福地长在山福地。(现为长白山)
“鹤伴山长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