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揭西民俗七月十五中元节,永昌古庙搭孤
TUhjnbcbe - 2021/4/21 23:47: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而这一天在潮汕地区一般被人们称为“七月半”。揭西民间在这一天有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而棉湖的一些宫庙则会在七月的不同时期举办施孤,即盂兰盆会。棉湖永昌古庙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搭孤棚施孤。

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饿*。但施孤的日期不限于七月十五这一天,七月十五前后甚至七月内都可以,传说七月整个月,阴府的地狱门开放,地狱里的孤*饿*可以走出挨饥忍饿、惨遭折磨的地府,到人间享受香火。潮汕人把七月十五作为施孤的正日,故而这一天也被称为“*节”,七月称为“*月”。

永昌古庙在下午三点请住持诵经作法,举行施祭仪式

在永昌古庙的孤棚中,挂有“大士爷”的画像,是一尊两三丈高的身披白甲的青面獠牙*王,亦称为“孤王”,其意义是镇守施孤祭坛,监视及制服那些捣乱的孤*恶*,保证施孤礼仪的顺利进行。

中元节在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藏着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盂兰”是梵语中“救倒悬”的意思,“盂兰盆”是一种用竹编成可装纸钱和五味百果的用于祭祀和施舍的盛器,而这个关于孝道的故事则是“目连救母”,说的是佛弟子目犍连(即目连)之母不信佛法,死后被打入阿鼻地狱,有“神通第一”之称的目犍连在定中用天眼看见母亲在饿*群中受苦,于心不忍,用法力为母送饭,谁料“食未到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犍连悲痛无助,跑去问佛,佛让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育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由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与重孝道的儒家思想十分吻合,因此,自南北朝开始,该节逐渐为中国民间所重视。

中元节是潮汕地区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是追怀先人的古老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思想。小编今天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节,像是一个美丽而动人的谎言,寄托着我们的相思,也承载着人性最初的柔情。”虔诚的棉湖人,用这古老的传统,祭拜先人,寄托相思,希望先人在另外一个世界,灵*可以得到安放,柔和而又安详。

来源:今日棉湖

点"阅读原文"输入"爆料"赢话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西民俗七月十五中元节,永昌古庙搭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