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曾经出现过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很严格,当我表现不佳时,总是不留情面,及时指出我的错误,让我深刻反省;第二位老师很宽容,无论我表现如何,总是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我充满信心。
这两位老师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第一种是镜,第二种是灯。镜显示真相,灯指示方向。
千百年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究世界的真相,却常常迷失方向。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以为已经征服自然,然而一个小小的变异病*就让我们手忙脚乱,狼狈不堪。小说《三体》里有这样一句话: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傲慢的人类善于遗忘,大自然缄默不语,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提醒。
镜与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工具,也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老师。
心之相
大家来做一个小实验。伸出你的食指,在额头上写一个小写字母p,注意,是写给你的同伴看,不要写成q。
再做另一个实验,打开手机,点开相机功能,再点一下自拍,然后手机就变成一面镜子。对着镜子在额头上写一个p,看看会发生什么?
心之镜
人想要看清自己,最简单的方式是照镜子。远古时期没有镜子,人会跑到池塘边,以水为镜。后来用器皿装了水,称之为“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技术成熟,中国历史上第一面真正意义上的镜子——铜镜诞生了。镜从此与中华文化结缘。
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开头是这样的: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身边的人都说邹忌比齐国最美的人城北徐公美,但是邹忌照了镜子之后,有自知之明,并进而劝齐威王通过纳谏来更好地认识自己。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纳谏故事是李世民与魏征共同创造的。史书记载他俩的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的:李世民质问魏征,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破坏我和大哥的感情!魏征命运多舛,此前先后跟过五个主人,最后一个就是太子李建成,他曾向李建成建议早点干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有此一问。魏征此时表现出他神奇的一面,他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求饶,只是冷冷说了一句,如果李建成早点听我的话,现在死的就不是他了。举座皆惊。
李世民与魏征的合作成就了彼此历史上的好名声。魏征死后,李世民亲临吊唁,大哭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镜发明之后,最早作为美容用品,随后慢慢成为工艺品,并产生其他用途,如随葬品、贡品、赏赐品、爱情信物、法器等。法器,可用之降妖除魔,如“照妖镜”。在《西游记》里,托塔天王用照妖镜来分辨真假美猴王。
法器是道家的物件。在佛家那里,镜有更深的含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自禅宗六祖慧能。慧能死后,他的弟子怀让禅师常驻南岳衡山,开创临济宗一派。临济宗影响很大,流传到海外,今天的日本禅宗就是临济宗。日本又将禅宗传向西方。临济后来成为禅宗正统,怀让于是成为禅宗七祖。衡山有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叫“磨镜台”,相传当年有一个江西来的禅师马祖终日坐禅,怀让问他想干什么,马祖说为了成佛。怀让于是拿了一块砖,在石头上磨。马祖好奇地问他干什么,怀让说为了磨镜。马祖说,磨砖岂得成镜?怀让说,对啊,同样的道理,坐禅岂能成佛?马祖于是开悟。
磨镜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有一次我在教师餐厅排队,随口问排在我前面的Z老师近期有啥心得,她说:大和小。我问什么意思,她说:心小,事就大;心大,事就小。我点点头,丰子恺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位老师在磨她的心镜。
除了人心,世上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镜子。一是时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二是磨难,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三是名利,无利不起早,有钱*推磨;四是意外,例如此次的疫情,多少人与事,一夕现原形。
心之灯
灯的历史更悠久。远古时代,烧起一堆火就是灯。后来出现以油脂为燃料的油灯,野兽脑盖骨、蚌壳、石槽等皆可为灯盏。灯芯的发明使得燃烧更为充分,少生黑烟。蜡烛是凝固的可燃油脂,使用更方便。
在中国文化中,灯占据特殊地位。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要闹灯会。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至汉代,有一种说法跟道教有关。道教称一年中的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这三元分别对应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正月十五早年亦称为上元节,点灯是为了祈求天官赐福。到了隋唐宋,灯会盛极一时,清代正式称为灯节。今天,元宵节的英文名称为TheLanternFestival。
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背景就是唐玄宗时期都城长安的元宵节。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大诗人苏味道,是苏轼的先祖,写了一首诗《正月十五夜》,诗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轼有四个弟子,称为“苏门四学士”,其中一位*庭坚,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筑桥实验小学有一位年轻的书法老师,临摹*庭坚的书法特别传神。*庭坚的诗成就也很高,他开创“江西诗派”,以诗圣杜甫为学习对象。
*庭坚的诗,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年,平和“现象”论坛邀请著名纪录片编导邓康延来做讲座。邓康延曾担任《凤凰周刊》主编,后来全身心投入纪录片拍摄。他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盗火者》在中国教育界引起空前反响。南开大学召开百年校庆,首映的三集纪录片《百年南开张伯苓》也是他的作品。我和朱理立书记送别邓康延时,他向我们讲述拍摄纪录片十年来的酸甜苦辣,还送了我一本他编的书,我也将年出版的书《学校管理的本质》回赠给他,在扉页上签名时,突然间心有所动,写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看到这两句诗,邓康延感叹不已。
传统文化里,灯的意象有两类,一类凄凉,类似寒夜孤灯,另一类则是温暖、希望与光明。巴金写过一篇散文《灯》,我年少时非常喜欢的一位台湾歌手童安格创作过一首《灯》,独处的时候我常常会听。
禅宗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宋代柴陵郁禅师骑着头小毛驴过一座桥,驴一脚踩空,柴陵郁禅师从驴身上摔下来,人在空中,灵光一闪,大彻大悟,起身后作偈语一首: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正所谓: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年12月1日,在被拘押一周年之际,孟晚舟写了一封公开信,标题是“你们的温暖,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在信中,孟晚舟作了解字:
灯,左“火”右“丁”,火是希望,丁是人本。
身处那样的境地,仍从容淡定,孟晚舟心灯正明。
镜与灯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M?H艾布拉姆斯出版了一本书《镜与灯》,成为文艺批评领域的扛鼎之作。该书提出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书名“镜与灯”是一个隐喻,“镜”是作家对世界忠实的描述,“灯”则是作家心灵的选择。镜与灯的内在冲突本质是作家与宇宙之间的互动,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作品的不同。
镜与灯是一个文学隐喻,也是一个教育隐喻、人生隐喻。
知名学者吴伯凡老师认为镜与灯是两种认知模式,他说:
“‘镜子’代表的是对一个客观世界本身的图景和认知;‘灯’会帮助你看到因为黑暗而没有看到的东西,而不是直接把图景以及‘未来的样子’给你。”
镜与灯相辅相成,“心”的认知能力因此立体而丰富。我对镜与灯作了一些粗浅的类比,聪明的你们一定会想到更多。
诤友是镜,挚友是灯。顺境时,诤友让你脑门冒汗;逆境时,挚友给你雪中送炭。
瞄准是镜,射击是灯。有两种行动方式,一种先瞄准,后射击;另一种先射击,后瞄准。前者适用于确定的环境,后者应用于不确定场景。
地图是镜,指南针是灯。世界变化太快,学校里学的东西,进入工作场景后全变了。因此,地图经常过时,需要靠指南针来引路。
物理学思维是镜,生物学思维是灯。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说,世界上的事物分两种,一种是钟,一种是云。钟是精确的,云是多变的,钟是物理学思维,云是生物学思维。
固定型思维是镜,成长型思维是灯。固定型思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成长型思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逻辑是镜,禅悟是灯。逻辑认为生命本真可以描述,可以解释,可以判断;禅认为生命本真只能感受、体悟,因此不立文字,强调心传、心证。禅宗的公案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质是要教人跳出二元对立。有一首禅诗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想通这首诗,也就禅悟了。
创意是镜,洞见是灯。有一本讲广告经典案例的书《洞见远胜创意》指出,解决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创意,二是洞见。创意是术,洞见是道。术是镜,道是灯。
以直报怨是镜,以德报怨是灯。孔子提倡以直报怨,而余秋雨特别赞赏的墨子则奉行以德报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用现代语言说,就是“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鲁迅与胡适交恶,骂胡适最凶,但胡适从不回应。鲁迅去世后,许广平为出版《鲁迅全集》求助胡适,胡适慨然应允,并亲自担任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委员。胡适在给杨杏佛的一封信中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
生是镜,死是灯。爱因斯坦曾说,只有两样东西是无限的,宇宙以及人类的愚蠢,不过对于前者,我还不是很确定。他还说,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有点莫名其妙,我们站在“有”的世界,试图理解“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我读这句话时,突然产生一个洞见:生与死,一个是镜,一个是灯,不过哪个是镜,哪个是灯,我并不确定。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却说,未知死,焉知生。孔子是生而忘死,海德格尔是向死而生。
同样不能确定的还有旁观者与当局者。喜剧大师卓别林一生为抑郁症困扰,他能够给别人带来欢乐,却无法让自己开心。有一个故事:
一个病人去找医生咨询,您能不能治好我的抑郁症呢?我很不开心。医生说,你为何不去看小丑的表演呢?我保证你会哈哈大笑。病人说,我就是那个小丑。
旁观者与当局者,哪一个是镜,哪一个是灯?
镜之相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曾通过一项法案,禁止用圆形鱼缸饲养金鱼,理由是弯曲的玻璃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世界变得扭曲。我想,提案者应当是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只是,换了方形的玻璃,金鱼看到的世界就不扭曲了?
幻相与表相
有时我们以为看到了表相,其实是幻相。
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我早年近视,近年老花,还有飞蚊眼。飞蚊眼就是眼前会出现一些呈点状、条状、云雾状或蛛网状的不明小阴影,且随眼球转动而做布朗运动,形似飞蚊,因此得名。飞蚊并不存在,乃是幻相。
心中的“飞蚊”更多。有时遇到一件事情,突然间就和某一次的梦境对应上。无数个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晕晕乎乎之时,总有那么一瞬,搞不清楚梦中发生的事情是真实还是虚幻。偶然盯着一个字,越看越不像。又想起一个人,却记不得他的模样。我的一位朋友说,如果你想不清楚一个人的长相,那人多半不真实。
只是我的记忆着实不好。有一次跟几位小学同学聚会,他们讲起一些跟我有关的小学趣事,我听了目瞪口呆,竟无半点印象!
电影《三打白骨精》里,唐僧对悟空说:
其实我们两个很像,所以如来才会安排我们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我们都是只相信自己所看见的,坚持自己认为的对错。
美国有一个叫亨利?莫莱森的癫痫病人,被一个医生做手术切除了一部分脑组织,醒来后就失去记忆,人生从此浑浑噩噩,却成为脑科学家争相研究的珍贵对象。主刀医生的外孙认为这件事背后有阴谋,写了一本书《终身失忆人》来揭秘。人类通过大脑认识世界,然而大脑究竟如何运作,人类对此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
*主演过一部电影《我是谁》,主人公杰克在一次空难后失忆,忘了我是谁。故事由此展开。
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在年出版了一部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讲述了赏金猎人追捕逃亡仿生人的故事。地球发生核战争,*府配发仿生人,鼓励人们去外星球移民,所谓仿生人,即与真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但有仿生人逃回了地球,成为危险分子。小说的主人公拿了赏金,去追捕仿生人,却怀疑他的搭档并不是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个人电脑还没有出现,科幻作家的想象力真是令人赞叹。小说后来改编为电影《银翼杀手》,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看一看。
“心”极容易看到幻相。《红楼梦》第十二回讲了风月宝鉴的故事。贾瑞看中了嫂子王熙凤,却被多次戏弄而病倒,一个跛足道人送了他一面镜子,关照只能看反面,不能看正面。贾瑞用反面一照,是个骷髅,再照正面,是美丽的凤姐冲他招手。贾瑞忘了道士的言语,沉浸在与凤姐欢聚的虚幻中,最终一命呜呼。
一年多以前,我在张江高科技园区里看到一个黑科技。那是一个电子设备,看起来像是一面镜子,用它去照一个斑驳生锈的青铜器古董,镜子里呈现的竟然是其原貌,端庄厚重,光彩照人。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风月宝鉴,现代科技终于实现了红楼梦的预言!整部《红楼梦》的寓意就是两句诗: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想告诉我们,人生就是幻相。
表相与真相
有时我们以为看到了真相,其实是表相。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过一个著名的“洞穴之喻”:
一群囚犯手脚捆绑,身体无法转动,自小被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背对着洞口,面前有一堵白墙,有人在他们背后燃烧了一堆火,并拿出各种人偶做动作,投射到白墙上。可怜这群囚徒,从没有见过其他事物,于是就认为墙上的影子是真实的东西。
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枷锁,逃出洞去,见到了真实的世界。他返回洞穴,把自己看到的解释给其他囚徒听。其他囚徒认为他愚蠢且恶*,把他杀死了。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年出品的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洞穴之喻”。主角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叫做“桃源岛”的小城,他自己浑然不知,但实际上这座小城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小城里有成千上万个摄像头,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服务于一个叫做“楚门的世界”的真人秀节目。楚门发现了这个秘密,历经艰难,最终走出了这个虚幻的世界。
我看这部电影有一个错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在每一个平行宇宙里,只有一个主角,其他都是演员。
《楚门的世界》有一个真实版的故事。
年的袁世凯对复辟做皇帝非常犹豫,下不了决心。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想当太子心切,于是就动了歪脑筋。袁世凯喜欢读《顺天时报》,袁克定专门为袁世凯量身定制了一份《顺天时报》,袁世凯每天读到的都是连篇累牍劝他早日登基的文章,感觉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于是迈出了导致身败名裂的那一步。等到发现外面的《顺天时报》跟他读到的不一样,悔之晚矣。
年,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后来流传甚广,影响甚大。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我们认为的真理,不过是人类可理解的共识,往往与真相无关。
年去世的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是一位结构主义哲学大师,结构主义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列维?斯特劳斯说:历史其实是人的一种主观幻觉。过去是发生过很多事情,但发生的事不能等同于历史。我读这句话,马上就想到了乐高玩具,过去发生的事情就是乐高的小部件,不同的人取不同的材料拼出完全不同的东西。历史是由事件组合起来的,而事件是被挑选过的。列维?斯特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