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节特辑某宝上最伟大的卖家
TUhjnbcbe - 2021/4/14 19:17:00

来源:天下网商,ID:txws_txws

作者:十一浪摄影:周岗峰

三年,杨生夫妻一共在某宝上卖了个骨灰盒。因避讳习俗,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经历。

今日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我知道很多人不愿意主动谈起它,因为祭祀这个话题,实在太沉重;而与殡葬业联系起来,似乎就显得更加“晦气”。但也许在此时此刻,说起他们的故事,显得“刚刚好”。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每天与死亡打交道,说是开网店,却扎根传统,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感恩生命,感恩每一个职业。

“在吗?我想买一个凤宫(注释:凤宫,女款骨灰盒)。”

“亲,在的。”

“我是一个变性人,现在有轻微脑梗,怕连累家人。”

“亲,不会的,乐观些。好好休养,病情会减轻的,不要想不开……”

立秋,江南重镇金华,日近*昏,闷热无风。

陈笑笑正在手机上劝慰一个客户,她的丈夫杨生则在没有空调的仓库里打包今天最后一件货。这也是三年中的第件。

杨生在查点货物

对这个尘世,下最后一单

三年,杨生夫妻一共在某宝上卖了个骨灰盒。

三年,杨生夫妻听了个故事,仿佛经历了次死亡。

三年,杨生夫妻没有交过一个新朋友,为了避讳,连老朋友的饭局也不怎么去参加,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经历。

“不敢和别人说自己是卖骨灰盒的,亲戚朋友们问,你们在金华做什么,我们就说在网上卖涂料。”陈笑笑说,她之前在浙江做了8年多的销售,有一大群要好的小姐妹,“大家听说我在开网店,都说把链接扔过来,她们也去买一点。你说,我怎么敢扔链接啊?”

每一个寿盒都经过严格的前期工序

这些年,唯独快递小哥成为夫妻俩的好朋友。

“骨灰盒对快递速度的要求甚至超过了生鲜,因为没有几个人会提前很长时间买,晚到了更没用,所以必须精确到小时。”

杨生说,三年里他们只和一家快递公司合作——因为熟悉,快递小哥甚至开玩笑地说夫妻俩是“搞房地产”。

杨生正给骨灰盒做细心的包装

其实,年出生的杨生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搞起了“房地产生意”,但是陈笑笑肯定知道的。

三年前,陈笑笑的母亲因病离世。小县城殡仪馆中的寿盒简陋无比,陈笑笑便在某宝上选了一款。而这个店的老板正是杨生。

陈笑笑老家在浙西深山,快递不能及时送到,杨生便长夜驱车近千里,把寿盒送到陈笑笑手上。

“后来发现这个人还不错,挺靠谱的,就慢慢走到了一起”,陈笑笑说,结婚后,她感觉会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有类似的需求和愿望,“就决定两个人一起把这块当做事业来做。”

把大本营定在物流便捷的金华后,去年一年,陈笑笑和杨生全力打造的某宝店利润达到了15万。此外两人还与人合伙,在东阳投资了一个寿盒加工产,年产值也有数千万元。

杨生夫妻每周都要都位于东阳的工厂拉一些货

“这个钱不好赚”,陈笑笑叹了一口气,

“一年天,全年无休,

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

每个订单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买家,

你得听他们的需求,

有时,还要安慰一番。”

杨生夫妻在办公室办公,夫妻两一个负责商户联系,一个负责销售

3年,个订单,这些订单的真实用户或缠绵于病榻,或徘徊于死亡的边缘,有些甚至已经告别人世——单以悲悯而言,什么《深夜食堂》,什么《解忧杂货铺》,在这样的生死故事面前,不堪一击。

网店上写“无法在长夜中祈祷讲述者家人的永生,只能为他们提供尘世间最后的归宿。”

“这个订单是他们对这个世界,下的最后一单,我们希望对得住他们。”

不以“生”的高傲冒犯他们

听说记者要来采访,杨生夫妻早早开车到金华高铁站接站;在简单、整洁的办公室里,提前摆放了各种水果和饮料;采访结束后,杨生更是热情地邀请大家去他的新房吃饭。

陈笑笑高兴地说:“我都好久没和朋友们吃过饭了,你们能来,我太高兴了。”

习惯了离开的残酷,方能体会相聚的美好。

陈笑笑说,自从做了这一行,她太久没和朋友们一起开心地玩耍了,“不想让她们有顾忌”,连挚友亲朋都不行。

“毕竟这个(骨灰盒),大家都很忌讳的”,陈笑笑说,这些年,她的生活简单至极,除了在小区健身房健身,闲暇之余就是窝在家里看各种连续剧。

个人的生活还算不上什么,最难的是在网上和各种客户交流。

傍晚,陈笑笑在家和客户聊天

“亲,欢迎下次光临”,“再见”,“请帮忙推广一下”……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销售语言,在陈笑笑眼里俨然就是禁语,“绝对不能说的。”

为了防止自己出错,陈笑笑甚至把手机、电脑的聊天软件中的表情包全部卸载,日常就用一个“握手”的表情。

“客户说到难过的地方,我们握手;客户对货物表示满意,我们握手;客户下单了,我们握手;客户表示感谢,我们握手……”陈笑笑说,千言万语全在握手。

另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店铺不能做广告,不能求转发(链接),不能上团购,所有的推广活动都自动屏蔽……

博尔赫斯有一句诗:“不以生的高傲冒犯他们,不比他们更生机蓬勃”,写尽这一切的深意。

永不说“再见”

这些年,陈笑笑和杨生见过太多人们不常见的事物:死亡、笨拙的爱意、愧疚、和迷人的星辰。

关于“寿盒”的很多故事都绵长柔软。

陈笑笑说,店铺里一共收到条好评,每一条评论后面都藏着一段深情,每一条评论几乎都是含泪而来。

店铺好评是夫妻俩最大的动力

比如有一个安徽的大姐L来下单,说她丈夫生前是个很挑剔的人,这回在陈笑笑的店里挑了一个最贵的寿盒,相信他一定会满意。“大姐说,这个账户是她老公的,用他的账户来交易,就像他自己挑的东西一样。最后大姐说了一句,“这一次,也是这个账户最后一次登录了,谢谢你”,陈笑笑说,“当时看到这一句,我的眼泪就落下来了,这么恩爱的夫妻为什么不能白头到老呢。”

还有广州的一个女大学生C,说要给爷爷买一个寿盒。陈笑笑说:“她挑了一个块的,但是她支付宝里只有多块钱,双方前后聊了将近4个小时。”

最后陈笑笑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女大学生是个孤儿,从小被爷爷抚养长大,如今爷爷老去,她无力厚葬,只想在网上给爷爷买一只好一点的寿盒。

得知支付宝里多块钱是C利用暑假送外卖赚来的,陈笑笑当即决定把那款寿盒以半价卖给了她,还自费包邮,用空运的方式,将寿盒送到C的老家。

最难忘的是有个老人家Q,他在网上查到店铺的电话,偷偷打电话过来询问。原来子女不孝,老人怕百年后无人发丧,就自己买好寿盒。老人家不会在网络上下单,陈笑笑就在电话里耐心地一步一步教,最后老人提出一个要求,“他不想让子女知道自己买了寿盒,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把快递送到他家里……现在想起来,还是心酸。”

“每一个寿盒要经过三十七道工序、四十五天的工期,我们尽量压低利润,有些甚至不赚钱”,杨生说,“陈笑笑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很多人,那就坚持做下去吧。”

网友评论鸢: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故事,敬畏生命,尊重故事。

聂颖:我是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面对死亡是经常的事。很多人都是因为家人在临终的时候得到了关爱,而后加入到志愿者行列里的。比较让我意外的是,我身边很多朋友知道我做临终关怀后都很支持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事儿。我是80后团队中还有90后甚至00后。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值班时遇到一个肝癌晚期患者,他动不了,嘴里不停的分泌粘液出来。第一次帮他擦的时候心理压力好大,我就告诉自己别人可以我也可以,假如躺着的是自己的亲人我能不管么。擦到第三次的时候就已经很顺手了。他说不了话但是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大家也许对临终关怀还很陌生或是忌讳,但我想说的是,人都有这一天我们活着的时候对死亡了解的越多,临终的时候对恐惧就越少。今天你帮助了别人,将来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铁血真汉子:我高中同学家里也是做殡仪馆生意的,但是没有什么好避讳的,而且朋友间也走动的多,他不管是收快递还是寄文件,都直接写殡仪馆的。其实自己看开最重要,不要看轻自己的职业。

灵溪:死亡真的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我很感谢有人愿意从事这样的行业,并且把它从线下迁移到互联网上来。也希望面对死亡,人们可以更加从容,而不要有那么多的避讳,让这对小夫妻可以和普通商户一样,正常经营,然后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一米阳光:今天刚在器官捐献同意书上签字,又看到这篇文章。人一辈子,也许就是这么一下子的事,愿有生之年,能不枉此生。

如今,每年有接近万的死亡人口,并且死亡率又是以每年7‰的速度在增长,中国殡葬业协会曾预测到,年我国殡葬业消费将达到亿,会有万亿的市场。殡葬业已是一片蓝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喝。在一路逐利的模式化中,好像有人渐渐忘却了这份行业本身的分量。

欣慰的是,有些人还没有遗忘。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是生意,更是等待归息灵*的一份契约。

-THEEND-

来源:天下网商(id:txws_txw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特辑某宝上最伟大的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