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民间普遍进行祭祀**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野*,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节日由来
道家说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天官紫微大帝赐福,生辰: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地官:地官清虚大帝赦罪,生辰: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水官:水官洞阴大帝解厄,生辰:十月十五,被称为下元节。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员,因此又是*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野*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为死者灵*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之超度亡*,而且更为无主孤*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与救济。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佛教说
佛教把该节取名为盂兰盆节,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犍连(简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中元节历史发展
1魏晋南北朝:盂兰盆会十分盛行。
2唐朝:宫廷内仍盛行盂兰盆会。《唐六典》规定中尚署七月十五日进盂兰盆。出于*治需要,武则天极力倡导佛教。
3明清时期:南方较为盛行盂兰盆节风俗。
420世纪20-40年代: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民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抗日战争胜利后,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5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被边缘化。传说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办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660年代中期:“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中元节习俗
1、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放河灯,尤数*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8、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9、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10、面塑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11、入庙祈福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12、放天灯*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推荐阅读
惠·提醒
开学进入倒计时,您家孩子“收心”了吗?
惠·支招
陕西抽查太阳镜21批次不合格墨镜应该这样选
惠·趣闻
西安这些“老地方”你都知道吗?
来源
幸福杨舍
编辑
张慧
审稿
赵东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惠安中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