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传统祭祖节日
老祖宗的传统,到了你这里是否还可以继续传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延续香火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三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一、清明节,在春分后第十五日,又叫踏青节;
二、七月半,又叫中元节、*节;
三、十月一,又叫十月朔、寒衣节、冥阴节。
春秋两祭
民间有句话,叫“清明时节人找*,中元时节*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时节时,人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让他(她)们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纷纷上坟扫墓,焚*挂白,也就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地安息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欺负;
而中元时候,人们勤劳两季之后,不管什么作物的新鲜产品都要出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孝顺的民族,有好东西自然先让先辈品尝,所以就请先辈的灵*回来品尝鲜品,所以就有了秋祭。按时间来论,春祭主祭祖者上半年的运势、秋祭主祭祖者下半年的运势。
祭祖是改运的最快途径
每当清明、中元两节的时候,我们就要到祖坟前烧纸,给逝去的亲人送钱,这是中国的习俗,是孝顺子女悼念亲人的方法。但有一点,现在知道的人却不多,给亲人上坟烧纸钱,以孝举来寄托哀思的同时,自己的运气也会改变!
用道教的观点看,在生命的天道轮转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灵*的寄主。已离世的人,肉体虽已消亡,但灵*还在,也就是道教里讲的命*不灭。
人死后,灵*会再经轮回。但这个等待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很久,也许是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此之前,他们就会一直在**的状态中苦苦等待。
他们有的在活着时的家里逗留,能看见自己亲人的一举一动。有的到处游荡,成了孤*野*,过着更为凄惨的日子。这时,如果亲人为他们做超度,他们就能够得到天尊和神仙的力助,摆脱*的状态,走向更光明处。
在等待轮回的日子里,他们和我们活着的人一样,都希望活着的亲人能给他们一些吃的,更盼望着能给他们送来钱财。即使再入轮回,其命*是依旧不变的,后人的香火及祭祀,先人的命*依然可以接受到!从而有了最直观的变化,那就是香火延续!香火延续的基础就是率先让祭祖者的运数得到增强。
每到清明、中元节、寒衣节,我们给他们烧纸钱,让他们也有准备过节的钱财和时间,能够过上快乐的节日,我们活着的人运气也自然会好起来,做事也会更顺。因为他们有了钱,就不会常常缠着我们要钱,须知,被缠者,就是阴气上身,我们活着的人,是阳气越旺,运气越好,身有阴气,做事怎么会顺呢?再说,买烧纸也花不了多少钱,何乐不为呢?运气好了,多挣些,不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更是我们祖上所喜闻乐见的。
所以,我们作为他们的亲人,还能视烧纸送钱为可有可无吗?
关于上坟烧纸,有的地方习俗,是在上午烧,不能过午时的十二点,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烧。总之,按各地的习俗就是,只要是烧了,把话说到,他们都能够收到所送的钱,能够收到亲人所送的礼物,也能听明白我们所说的每句话。所以,我们若是能知道逝去的亲人活着时喜欢吃些什么点心,可以多准备一些,与纸钱一起送给他们。他们过的好了,也会在暗处帮我们,我们也就做事更顺,发财也就更容易。这就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越讲究逢年过节时给亲人上坟烧纸,不是他们有了钱才这样做,而是他们相信这样做的道理。
上坟烧纸能够改变我们的运气,一直持这种观点的人,以后更要注意,争取将这一孝举做的更好;有不同观点者,也是机缘不到,待机缘成熟时,自会相信这一道理。
孝亲祭祖是风水之源
我们找风水要找源头,风水不好,招不着财,或者有灾难,去庙里拜拜求求,请大师指点指点,这是辅助性的办法,不能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孝亲祭祖是风水之源。我们想想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从父母那里来的。那父母祖先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浇水的时候,要连根一起浇,根深蒂固,枝叶自然茂盛,家族兴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人的福报来自于哪儿?来自于孝顺父母,这是第一条。
我家供奉有祖先的牌位,我为什么相信这个?因为我过去碰到一个大师,他说你这个人有祖宗的德在,不然你就早死了。我一想,我小时候从楼上摔下来,没要命,当时很奇迹,摔下去不会说话。在外面也没人管,躺那儿两个小时自己恢复了,就鼻子底下落一个疤以外,脸上的疤都全好了。
我当时就想,人家说祖宗之德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老家是在河南洛阳,有一年我回到家里,我的大伯给我拿出秦家的族谱我才知道,原来秦家四代以上有一个太爷爷出家当道士了,做监院了。我这才知道原来是家族有人在宫观修行,行善积德,才能保佑我这个子孙后辈。回到家里,我就让一位天师府的道长给我写了一个祖先牌位。
现在我们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处?思祖先之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过山东一个家族,二三百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各家的长子长孙要干什么?祭祖守夜。所以这个家族在各个地方工作的公务员特别多。我就在看,这个家族为什么这么兴旺,别人跟我讲他们家风水好,我说你们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他们说为什么,我说这个家族之所以风水好,是因为他们知道根在什么地方,他们知道祭祖。祭祖的时候,烧香成为阳,烧纸成为阴。古时候老人家都会讲,那个家里没香火了。没香火什么意思?断子绝孙。香火还代表财富。祭祖时要虔诚,我们现在家族能兴旺,全是祖宗积德。
各个地方的祭祀风俗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各地风俗祭祀祖先。即使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去,也可以遥祭,朝老家的方向烧点儿纸,烧点儿香,这叫不忘根本。懂得感恩图报,才可以获得祖先的护佑和眷顾,家族的运势才会更好。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没有显露纪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种表现。
纸就用那种传统的*纸,不用太多,几张就可以。有很多人大把大把地买那种假的钞票,千元的万元的,一烧一大堆,其实一点儿作用也没有。
有一个老板,他的父母去世以后,他塑了两尊小像在家里供着,和供神是一模一样,早晚烧香,一天三顿饭。这个老板有几十个亿资产。我当时还在想,这人怎么有这么大的福报啊?最后才明白,是孝心所感。
他说他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对父母的思念是有增无减,我们有没有?很多家庭父母去世以后,包括拜祭父母的照片都要烧掉,说人都死了,要照片干什么?这多晦气!送葬时把相片也就烧了,还跟我说:老师,不是我们不留,我们家就一居室,没地方挂。再到他们家一看,他们夫妻的相片挂满了。
祖先就是我们这个家族的根。我们看这个树,树根不动,树枝再摆,摆一会儿就会停下来;但是树根一旦动了,那这个树连根拔起就死掉了,所以根很重要。我们不要认为我们自己能耐大,福分大,你看我挣了这么多钱,告诉你,没有祖宗之德护佑,你这福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这么讲?你要论名字,跟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发财了?他就倒霉了?包括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这就是祖宗积德护佑。你要真明白这个道理,就会长时间思念祖宗之德。
什么是超度?
在道教而言,超度就是把还沉沦在阴间的亡*或者还滞留在人间的亡*救拔出来,然后通过神仙接引,希望亡*早日登东方青华极乐世。道教超度一般供奉的主神为太乙救苦天尊。
据《尚书?吕刑》记载,周穆王在叙述刑法的起源时说:“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这段话的意思是:蚩尤一开始作乱就祸害到了百姓,他的种种行为不仅没有对那些贪婪得像鹞鹰一样的人的嚣张气焰构成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反而使他们装出一番虔诚的奉上峰命令架势,更加疯狂的去掠夺人民的财物。所以,九黎族人不听从蚩尤的命令。在这种情形下,蚩尤制定种种严酷的刑罚来威逼九黎族人服从,并美其名曰“这就是法令。”于是,削鼻子、割耳朵、破坏人的生殖器、在人面上刺字等各种严酷的刑罚就开始滥加施行并成为制度了。从此以后,那些贪婪之徒杀人掠夺都有了华美的托词,他们说他们这样做是依法行事。这样,九黎族人才跟着他乱哄哄的干起坏事来。这一段记载给了后世读者一个印象:蚩尤是九黎族的暴君,太平盛世时期倡令作乱的凶顽之徒。如果你有兴趣再读一读其它史籍的话,或者如果你有兴趣还去读一读像《龙鱼河图》、《遁山开甲》等五行、谶纬或者志怪类如《述异记》等古代典籍的话,你会发现蚩尤的形象几乎被定格了: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一句话,这是一个绝对的反面形象。也许与“暴君、乱贼、贪婪凶顽”有关吧,在上述典籍中,蚩尤的形象又是那么怪异:“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不仅如此,就连“蚩尤”这个名号也是怪怪的:《广雅释诂》:“蚩,乱也。”《方言》:“蚩,悖也。”又说尤,同由尤,是人肚子里一种虫;“蚩”、“尤”合起来意思就是一种行为悖乱的虫子,这自然是人们一句字义望“字”生义的结果。如果说《龙鱼河图》、《遁山开甲》、《述异记》等典籍是因其本身怪异而有意塑造蚩尤这样的怪异形象的话,人们望字生义而诠释蚩尤名号的意义则有明显的歧视、贬损、嘲讽等负面意义。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要说一段重复的话。我在《从史籍中看炎帝和*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司马迁采信《大戴礼记?五帝德》、《大戴礼记?帝系》的记载和观点,以*帝为五帝之首,实际上就是以*帝为尊,也就是以*帝为正统,自然,举凡与*帝所言所行所思相悖的就是非正统的,也就是非正义的了。用春秋笔法来记载和叙述非正统、非正义人物的历史,自然就要将炎帝对子氏族部落的征伐活动斥之为‘侵凌’了。”《大戴礼?用兵》把蚩尤说成是“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劂亲,以表厥身。蚩尤愍欲而无厌者也。”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意见,由此推而广之,蚩尤与*帝有过敌对行为,而且,很有可能,终蚩尤一生,他与*帝只有敌对,没有合作。所以,人们在评述蚩尤的种种行为及由此而来的功过是非时,也受这种意见支配,并且,较之于评述*帝的其他曾经有过敌对关系的对象,其批评、贬斥的主观态度又更为显著。司马迁是这样,其他古代史学家也是这样。
《史记?五帝本纪》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一段话暗合了蚩尤是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的形象,也似乎印证了《尚书?吕刑》的记载。但是,它给人留下的悬念实在太多了。
《史记?五帝本纪》在记载*帝为建立统一的国家雏形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伐活动,重点记叙三场战争:降服炎帝氏族部落的阪泉之战,平服蚩尤的涿鹿之战,安定北方的北逐荤粥之战。人们不禁要问:司司马迁为什们要单单叙述这三场战争呢?
阪泉之战促成了*帝、炎帝氏族部落联盟的产生,奠定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基础,为人类社会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它的意义深远,值得一记;炎*氏族部落联盟剑指北方少数民族,发动北逐荤粥的战争,在安定北方的同时,彰显了新兴氏族部落联盟在*事、*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影响,在坚决打击敌对势力之余,震慑了其它潜在的敌对和分离势力,其*治意义胜过*事意义,是炎*氏族部落联盟共同维护和巩固统一民族和国家雏形而进行的一场宣传战,意义非凡,也值得一记。那么,涿鹿之战为什么也值得一记呢?我们不妨先在史籍之外的典籍中来搜寻有关线索: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帝,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龙鱼河图》说在涿鹿之战的初期,*帝“遂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帝兵信神符”,在天神的帮助下才制服蚩尤。《*帝玄女战法》说:在涿鹿之战中,“*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才战败蚩尤。《玄女兵法》则说:“*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注意,这里说“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以至于或交战双方都比拼神力,或*帝一方的神灵暗中相助,这才取得胜利,无非是说蚩尤是很强大的对手,其战斗力不亚于*帝,甚至比*帝还要高强,因此,仗打得惨烈,赢得艰难。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原因之一。
史籍《逸周书?尝麦解》有这样一段记载:“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皞,以临四方,司__(缺两个字)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帝,执蚩尤,杀之于中翼。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上天降生了炎帝、*帝两个圣人,他们降生之后,才开始定制的制度、建立章典,并按制度、章典治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帝授命炎帝分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炎帝就让蚩尤去少昊氏的故地山东任职。可是,蚩尤却在那里兴兵作乱,驱逐炎帝,炎帝大败而逃,蚩尤一路紧追,一直追到涿鹿,并进行了更为激烈的交战。炎帝非常害怕,只好先*帝求援,*帝就出兵与蚩尤作战,最后,将蚩尤战败,并把战败的蚩尤杀死在冀州一个叫“绝辔之野”的地方。
这段记载可以补充司马迁上述记载的缺漏,它交代了涿鹿之战发生的原因和大致经过:蚩尤氏族部落归属了炎*氏族部落联盟,在职务上,蚩尤是炎帝的直接下属;当炎帝奉命委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时,炎帝作出了让蚩尤一同去山东赴任的安排,而炎帝自己也在山东一带,这说明炎帝和蚩尤除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之外,可能还有其它特殊的关系,这为蚩尤到山东以后,积蓄力量,整*备武,最后,举兵驱除炎帝创造了机会;蚩尤举兵驱逐炎帝,并把炎帝打得大败,这说明蚩尤拥有一个强大而又有实力的集体,即氏族部落,而蚩尤则是这个氏族部落的首领;*帝让炎帝派蚩尤去山东赴任,也就是让蚩尤氏族部落迁徙到山东去,对于蚩尤氏族部落来说,这是被迫背井离乡,这应该是导致蚩尤举兵逐炎帝的主要原因;涿鹿之战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蚩尤逐炎帝,后一个阶段是炎帝联合*帝共同战胜蚩尤,在形式上是氏族部落联盟平定子氏族部落的叛乱,属于平定内乱的战争。
涿鹿之战是一场平定内乱的战争,它的发生时期很特殊,因此,意义非同一般:涿鹿之战发生在炎*氏族部落联盟建立之初,也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形成初期,平定这样的叛乱直接关系到了这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存亡和发展。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主要原因。
《逸周书?尝麦解》的记载也许是可信的,所以,后世有不少史学家采用了这段记载。其中最值得我们
江南易林,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内著名易学家。祖父为家乡知名风水命理师,也是江南易林最重要的易学导师之一。著有《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周易命理人生探秘》等书。拥有近二十年的易学实战经验,在八字预测、男女合婚、起名改名、剖腹产择日、梅花易数、算卦解梦等易学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颇深的造诣。
江南易林/原创
1
什么是犯太岁年很快就要到了,很多朋友开始向江南易林咨询本命年、犯太岁之类问题。
犯太岁,我们每个人每隔十二年就会遇到一次,事关重大,江南易林特此专门给大家解答。
年,属于辛丑年,流年属牛。如果你是牛年出生,对应地支为丑,这个丑就称为太岁。
一言以蔽之,你的生肖属相对应的地支,就是太岁。这种太岁命理上叫做:当生太岁。
而犯太岁的概念很简单:如果某年的生肖与你的生肖相冲,那该年就是你的犯太岁之年。
如果你属羊,年是牛年,牛和羊相冲,那么年,你就是犯太岁之年。
具体的,以下年份出生的人在年为犯太岁之年:
出生年份干支不利指数年乙未年★★★年丁未年★★★年己未年★年辛未年★★年癸未年★年乙未年★★★其中乙未年(年和年)和丁未年(年)生人冲克最重、辛未年(年)生人次之,其他属羊之人属于一般犯太岁。
2
犯太岁吉凶程度虽然都是犯太岁,但吉凶的程度不一样:
乙未年(年和年)和丁未年(年)生人冲克最重辛未年(年)这个犯太岁其次。
其他属羊之人属于一般犯太岁。
不管哪种犯太岁,遇到了这样的年份都不能大意,需要注意化解:年哪些人犯太岁,该如何化解?
3
流年预测服务江南易林有着多年的流年预测经验,希望能为大家的年的平安和顺利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江南易林会针对大家在流年预测分析中大哥
年的1月25号,农历十二月初九,大哥因病去世,至今已三年。
三年来总想为大哥写点东西,但是提起笔来思绪万千,可又不知道如何下笔。今天终于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算是对大哥的纪念。
我的大哥出生在年农历九月初九,共和国解放的前两年。大哥出生的时候,我们这个大家庭只有他一个小男孩,我父亲兄弟四个,直到我大哥长到五岁的时候才有了我二哥,这样在一到五岁的这个年龄段,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就这一个男孩子,所以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把我哥当成了家庭的宝贝,加上大哥长得英俊,又会说话,备受家人喜爱。不是这个抱着就是那个背着,叔叔们走亲赶集也都愿意带着他,向亲戚们炫耀他有一个好看的侄子。不仅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是一枝独秀的苗苗,在我们那个小胡同里,有二十几户人家,在大哥那个年龄段的小男孩只有两个,而同年龄段的小姑娘却有十几个,有几个家庭生了五六个闺女,但是没有一个男孩,这样在我们那个胡同里,我大哥也成了宠爱的对象。不但胡同里的叔叔、大爷、哥哥、嫂子们宠爱,也被他那些个同年龄段的小姑娘们羡慕。有时候这些同年龄段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如果说那些小姑娘像一群蝴蝶的话,我大哥就像一只蜻蜓,飞得又高又爽,倍受她们喜爱和羡慕。巧的是我们那个生产队有近二百号人,和我大哥同年龄段的男孩子也是很少,而同年龄的女孩子也比较多。
在我们村里,与大哥一块儿学习的同学有十个左右,他们先是在村里念了几年小学,后来又到十里以外的赵回庄去念完小。每天他们早早的起来,顶着夜色去上学,中午回来吃饭,再回去上学,晚上经常是踏着夜色回来。那个时候经济困难,吃饭经常是个问题,他们绕过一个枣树林的时候,经常在树底下拾一些落下的小枣用以果腹。有时实在饿的不行了,趁人不备,到田地里偷些农民的地瓜吃。
大哥完小毕业以后就在大队里当了通信员,他很受大队干部们的喜爱或者叫宠爱。他喜欢唱歌,又会说话,办事干净利落,又不惜力气,跑起腿来又快。后来村里组织年轻人唱戏,我们村演的是一整出的《智取威虎山》,大哥在戏中扮演的角色是少剑波,是戏里的主角。那时候他已经是一米八的个子了,长的白净,挺直的腰杆,矫健的步伐,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因为唱戏唱的好,周围十里八村的同龄的姑娘都投去羡慕的目光,听老人们说,光我们周围村里就有几个女孩子,暗中里表达了爱慕。后来我大哥参*去了部队,这些就成了村里老人们的一些回忆,也成了这些姑娘们的遗憾。
大哥在大队当了几年通讯员,就到外地去当社教工作队员去了。去的地方在茌平的一个小农村,在那里他住在一户农家,那农家的老大爷和老大娘十分的善良,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他晚上出去开会,回不来的时候,大娘就留着门等着他回来自己才睡觉。有什么好吃的都舍得给大哥吃。听说她喜欢大哥,还想把他自己的一个闺女介绍给大哥。也是因为后来大哥去参*了,就不了了之。
在部队上回来的时候,大哥经常去探望大爷大娘。后来我和哥哥们也去大爷大娘家看望,两个家庭走动起来成了亲戚。记得有一年我们家里正修盖房子,因为条件差,缺少一个房梁,正计划把老家北房的一个梁卸下来,茌平的大爷来了,执意不让卸,说自己家里还有钱,让我的二哥改天去家里取。后来二哥真的去了大爷家,借来几十元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过由于条件还是有限,那条房梁还是卸下来用上,换上了一垛厚厚的墙,本来拥挤的小屋就更加拥挤了。
父亲在我13岁的时候就得了脑血栓,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是说话的功能受到了限制,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家庭的顶梁柱不能劳作了,困难就比较大,大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部队上省衣节食,节省下来的衣服都邮回了家,让我们兄弟穿。在部队里,他吸最便宜的烟,就是为了多节省几个钱,邮到家里来贴补家用。我记得家里当时做棉鞋用的小纽扣都是大哥在部队上邮回来的。后来二嫂、三嫂们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家里没有红糖,也是大哥在外面给买的。家里每次修房、盖房、小弟们结婚等大事都是大哥出钱帮助渡过难关的。
我小的时候学习上缺少自觉性,写的字撩撩草草,成绩也忽上忽下,每次最怕的就是大哥回来的时候检查我的作业,问我的学习情况。后来他结婚以后,他和大嫂都很关心我的学习,回来的时候给我拿些学习用具。写信时经常鼓励我上好学,争取考大学。能考上大学,与大哥和大嫂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的。
我个人生活中的好多第一次都与大哥或者大嫂有关系:我穿的第一件西式的前开门的裤子是大嫂给我做的;穿的*装是大哥在部队上省下来的;第一封信是写给大哥和大嫂的;第一次坐长途汽车远行,第一次坐火车也是去大哥那里实现的;第一次住宾馆是在大哥的*营里;第一次旅游结婚是大哥和家里的哥哥们资助我实现的。
因为大哥的生日为农历的九月初九,他一直认为九是他的幸运数字,他选的手机尾号便是,很吉利的。大哥去世以后,我怕他的手机没钱了,无法联系我们,多次充值。记得是一周年的时候,在他的墓前,我也想给他充一个吉利的数字,充99元,可打开手机充值的时候,只能充定额的50元或者元,我只好充了元。一会儿回复的短信告诉我:充值成功,银行卡消费99.9元,正是自己想充的数字!我望着大哥的墓碑,心想,难道是上天有灵,竟然是这样的巧合?
其实大哥去世后,这个电话号码已经转让了,侄女劝我不要再充钱了,可我想大哥能记得的手机号还是这个,他想与我们联系的时候,一定也是用这个号吧,总不能让大哥因为欠费联系不上我们呀。
今天充上些钱,大哥,你可以在那里消费,想我们的时候记得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