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也许家中有这一天祭祖扫墓的习惯,也许会在路边看到烧纸的人们,还有人说这一天是“*节”,让这个节日蒙上了阴森的色彩。在朋友圈里可能还会看到所谓的“七月十五禁忌”。今天也有不少人也在喊着继承文化传统,但如果不明白这些风俗后面的来由,所谓的继承又有几分实际意义呢?
其实七月十五来由的背后,确实有着值得我们去理解的部分。
依照印度的制度,因为夏季虫子很多,为了避免外出踩踏伤害生命,僧侣会集合在一起修行,称为结夏安居,由于中国的气候与印度不同,汉传佛教的结夏安居就改为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经过三个月的精进修行后,很多人都证得了智慧,佛陀为此感到欢喜和欣慰,所以这天称为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
根据记载,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叫目连,他能力很大,以神通第一著称。但是他的妈妈活着的时候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死后投生为饿*。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送去给妈妈,可是饭一到嘴边就化为焰灰,他无论如何也没法让母亲吃上饭。他痛苦不堪,向他的老师佛陀求救。佛陀告诉他,于僧自恣日时,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集合众人的力量,以这样大的功德,可以使他母亲得救。目连依教奉行,他的母亲因此而超脱饿*,投生为美丽的天人。为了纪念这件事,人们会在这一天供养佛法僧,同时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思想,普济贫困,希望借此来为自己的亲人祈福。因此这一天被叫做“盂兰盆节”,意思是解除别人极端的痛苦。
所以这一天,传递的不仅仅是隔世的思念,更是纪念父母的恩德。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内涵,所以这个节日超越了宗教的范畴,不仅仅在华人地区盛行,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乃至越南,也成为一个固定的节庆。在这个讲求个性和独立的今天,每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和成长,无一例外都离不开父母情感上、物质上的付出和支持。这是很多人都不会否认的。但是如何去纪念他们,是否要通过烧纸钱,我想不是人人都需要这样。当围坐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多讲讲远去者生前的善事。当这样做的时候,这些事也会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
当我想到自己还有很多想为他做而没法做的事,心里很难受时,可以去帮助那些今天还处在困境中的陌生人。因为亡者的缘故,而使别人受惠,这是他生命最好的延续。当想到每个生命都会面临生病和死亡的痛苦时,可以想到其实还有许多的动物和人也处在这样的痛苦中,义务献血、领养一个流浪动物、去照顾孤寡老人和孩子、捐出一份公益款、吃一天素食,甚至是给陌生的人让个座,给予一个微笑。
曾子曾经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我们忆念亲人时,如果也能够将这份爱遍及到我们仍旧可以帮助的他人身上,那可能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和礼物。
为此,为大家精选了往期内容中几道特别好吃的素菜。希望大家享受美味的素食,
分享美味的素食,
同时,也享受美好的心灵。
往期出现过的美食精选
▼直接点下面文字到菜谱链接
重口味:油焖杏鲍菇
极致原汁:塔吉锅杂菜煲
来自星星的你:秋葵炒糙米饭
吃藕不chou:随手可得女人汤
当四君子邂逅素三仙
七蔬净素饺
夏日清鲜味
丝瓜毛豆
做法简单味道不减:大酱汤
告别苦夏:虎皮尖椒
纯美卧底养成记:素高汤
(photoby任芸丽)
版权声明
除个别注明以外,
“素味乐生活”的所有图片和文章皆为原创
(微博
素味乐生活),未经许可不允许转载,
欢迎投稿及自荐。
顾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