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是鬼节,为啥有的地方要说ldquo
TUhjnbcbe - 2021/3/2 14:40:00
专治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中元地官的圣诞日,道教的重要节日。《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云:“天地水三官,九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过深重,责役考对,年月日限,无有差错。其学仙善功,行恶罪报,各随其属,考官悉书之焉。”

三官大帝监察机构,负责考察世人的罪福因果的。世人行善作恶,都会用小本本给你记下来。所以学道之人,要想成仙,就得三官保举。好比,现在要入职某些单位或者机构团体,得经过公安机关,得派出所开“无犯罪纪录证明”。三官大帝的主要职责,就是考较世人功过,较量轻重等罪。

其中又各有专属,比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分别主管天界、地界、水府之事。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七月十五中元节。

古代的中元节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节的时候,前几天,市井间就会有大量的卖冥器的,比如幞头帽子、腰带、五彩的衣服鞋子等。大部分应该是纸扎的,跟现在差不多。还有卖盂兰盆和演“目连救母”杂剧的。道观也会在这段时间,讲说经文,举行斋会。

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非常重视耕作。古代有春秋二社。春社祈谷,秋社报成。也就是说,春社的时候,会在社庙,举行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秋天的时候,会在社庙举行庆贺秋收,答谢神明和祖先的活动。陆游诗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说的春社,一般都会有娱神的活动。现在南方的很多村落,还有秋社。比如本村的秋社是农历七月十二日,我们叫“社火”。这天会宴请宾客,唱戏娱神。

《东京梦华录》说:“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成意也。”这个是有道理的,七月十五是秋天的时候。这个时候,农民经过夏天的农忙劳累,秋天五谷收获,可以休息,庆贺一下。一则是答谢祖先神明之恩。所以一般这天都会宴饮亲友,唱戏娱神。中元节七月十五,祭祀祖先,其实有“告成”之意,就是跟祖先汇报一下,今年收成不错,谢谢祖先的庇佑之恩。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阵亡殁、设孤*之道场。”宋朝的时候,当时的人还会去祭扫新坟。朝廷会修建大型斋会,烧化纸钱,祭祀阵亡将士和无祀孤*。

为什么说“庆赞中元”呢?

因为我国是农业社会,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农作物都从土地生长出来,所以定在中元节这天,将丰收的作物,奉献神明和祖先,有庆贺和告成的意思。

而人死之后,复归于土中,我们常说“入土为安”。所以地官也有管辖地府亡灵的职责。人们会在这天,奉献新收获的作物以祭祀祖先。所以有庆贺丰收的意思。

儒家制礼,祭祀祖先是教人不要忘本,以养德行。《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以祭祀这种事情,“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小人,以为*事也。”

中元节祭祖,其实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承了数千年,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是庆贺丰收,报答祖先,培养人的“孝”道和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有抚慰人心和教化世人的作用。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而不应该禁止。如今有些地方,为了环保和消防等原因,禁止烧包袱,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扼杀。时间一长,若此传承千年的风俗断绝。则恐怕有文化断层,信仰真空,其后果是很难想象的。

万年县佛阳宫中元节举行追思孝亲*箓度亡利益冥阳道场。

修斋节次如下:

第一天:大奏申文、净坛解秽、摄招、诵《度人经》、颁赦、破狱。

第二天:早朝、扬幡宣榜、启师、午朝、三元忏、九阳梵炁生神明灯科。

第三天:破暗分光、皇坛卷帘、烧香行道、午朝、拜十方表、九幽忏、赞十王、请六道、三宝科文、五方结界、祭炼孤*、圆满送圣。

可以超度祖玄、师资亲友、冤亲债主、堕胎婴灵。有需要的可以报名。每个亡人法金元。寄包袱每个包袱法金元。供灯50元一盏。欢迎报名。

疫情影响,小庙暂不对外开放。有需要参加的朋友,可以联系道长代办。诚心祈告,道场效果一样。

添加道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是鬼节,为啥有的地方要说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