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形成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14/6100102.html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节、七月半。在汉字文化圈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中元节在我国由来已久,自上古时代便有此节,不过古称“七月半”,是一个代表农作物秋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每年七月半,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节。民间的*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在“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在年5月被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元节,或者说*节这天祭祖,更多的是为了寄托自己对亡人的追思、对先人的缅怀,做的一系列活动则是为了表达对逝去先人美好祝愿。亲爱的听友,这个中元节,大家都在提倡,文明祭祀、科学祭祀、环保祭祀让祭祀成为新风尚,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祖,传承文化,弘扬孝爱!
民和图书馆
您身边的图书馆,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