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一年年的轮回、一代代的传承。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
中元节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就这样每年到了这一天,它成为了一个秋尝祭祖又表达着祈祷祝福的华夏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现在,这一天叫中元节,也叫盂兰节,民间更多称为*节或七月半。
佛家:盂兰节
关于佛教“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一个典故: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位名叫目连的弟子,非常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情况。
因为其母生前铸下大错,死后境况堪怜。目连看后很心痛,求得佛祖指点:需要十方僧众一起超度的祭拜仪式,方能普渡其母脱离苦海,过得好一点。
后来佛家弟子就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广设盂兰盆供,为已逝的父母、亲人长辈祈祷在另一个地方过得好些。
彩灯放天河,月白殇离别。追思千秋索,欲言泪先流。
燃一柱香火祈祷,寄托无尽的思念。祝福他们一切安好,因为他们永远都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道家:中元节
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传说这一天是地官的诞辰、赦免**的日子。他会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古人也深信,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于是就在这一天祭奠,供上百味五果,虔诚祈祷,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管是烧纸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还是满含思绪的追念。
曾经的画面浮在眼前,泪流不止,但更要好好珍惜当下。
民间:七月半或*节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最适合祭祀亡灵。
又有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又称为*节。
而人*之别又在于:人为阳,*为阴;所以人死后的**会沉沦在神秘幽黑的水下。
因此每年七月半,生者都会亲手扎上一朵五彩莲花灯,放入河水中随波逐流。普渡亡者,给他们照亮回家的路。
在那萤萤闪闪的光芒里,我们始终相信他们并非真的离开,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开始下一个旅程了,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世未完的旅程。
一年一年的中元;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追思。
中元节请愿
凉雨惊秋,深山祭扫,飞萤扑火。焚香清坐,祭放河灯,祖考*归。夜色如水,红烛独卧,月冷西墙。
直到昨天,中元节的节日感和仪式感还在被冲淡;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保护这份追思和文化。
如果有一天,中元节能让我们特别地想起父母长辈,感念他们养育之恩的时候,希望这样的传统节日仪式和氛围还在。
中元节诗词:?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即事中元甲子》
韦庄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云战马闲。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看月》
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日观法事》
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
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
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中元日午》
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中元见月》
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节有感》
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清代: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图文来自网络,由淘诗词整理。
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您的文字深深感染淘诗啦!
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更新中……
如需帮助进会请您添加淘诗词客服号taoshici-
淘诗词是以北京几所名校大学生为基础的一个年轻、公益性质的诗词平台。舍号情真,只待您的美丽参与!
---淘小编中国·淘诗词
淘一首好诗,会一位故人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