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节日中元节习俗禁忌祭祖送羊放河灯,蒸
TUhjnbcbe - 2021/2/10 12:35:00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施孤、七月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同被视为中国传统的祭祖之日。这一天有哪些习俗呢?除此之外,这一天我们又该注意哪些事项?还有哪些禁忌呢?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有哪些习俗呢?除此之外,这一天我们又该注意哪些事项?还有哪些忌讳呢?


  

中元节,俗称*节、七又称盂兰盆节、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有祀亡*、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汉代时,中元节是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祭祖先、荐时食等活动。


  

祭祖先、荐时食,我国南京及江淮地区又将中元节称为斋孤,旧时僧人在河边超度亡*,将纸做的荷花灯放在河里,所以又称“斋河孤”。旧时的中元节整个节日是以祀*为中心的节日,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完了由来,我们再来聊聊今天都有哪些习俗。


  

一、祭祖

中元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也称为“七月半”祭祖。相信大家也有感觉这些天温度已经降了很多,盛夏已经过去,秋凉也慢慢开始。民间认为这天祖先也会返家探望子孙,故祭祖以求多福。


  

“七月半”祭祖时,先把先人的牌位请出来放于供桌之上,在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祭拜时,按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磕头祷告,然后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举止(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保佑家族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和衣物,俗称烧包衣,或者是请佛门或道教做超度法事。在一些地区,中元节甚至是比清明节、重阳节还要重要的祭祖日。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源远流长,意义深远。


  

二、放河灯


  

按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是其中的一个节目,在古代民间的中元节风俗活动中,放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河灯亦叫“荷花灯”,河灯的构造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灯盏或蜡烛,中元节的夜晚置于在江河湖泊之中,任其漂浮,花灯似一叶扁舟,每个小舟都承载着一个灵*,千千万万的灵*随着河水流入轮回。


  

近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一段文字:“七月十五是个*节;死了的冤*怨*,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三、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道:“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曾称羊通祥。可见,羊这种动物,自古以来一向都是代表吉祥之意。华北的一些地区的现在风俗比较浓厚的农村,这天流行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据说这个风俗和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极度憎恨虐待母亲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便在每年的七月十五这天都送给沉香一对活羊,“二羊”取子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亲戚两家之好。从此民间也就留下了舅舅送外甥活羊的习俗。


  
  

四、蒸花馍


  

七月十五前,民间的妇女盛行蒸花馍,其中晋北地区最为流行。一家蒸花馍,周围四邻都来帮忙,也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蒸花馍首先根据家庭的实有人数来定量,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其中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之为面羊,寓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也是教导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则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寓意祝愿老辈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是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寓意年年有余。现在很多是按照主人的想法,动物、植物各种造型的都有。也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后,再经过五色着彩,每一件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元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禁忌多多,有哪些禁忌需要我们注意呢?


  

1.夜晚不要独自外出


  

传统民俗认为“*节”这一天晚上不要独自出门,太阳落山之后阳气渐退,阴气增加,深夜独自外出会被阴气骚扰。


  

从安全方面考虑,立秋过后,白昼时间变短,深夜独自外出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如果实在要深夜出门最好有人陪伴,避免危险的发生。


  

2.不办喜事不搬家


  

在“*节”这一天,最好不要办喜事或者搬家乔迁等,民间多认为在这一天办喜事不吉利。


  

3.不要说“*”字


  

道教中认为中元节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各种**飘荡在人间。受道教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在这一天说“*”,很容易被“*”勾住。其实不止在这一天,在平日里也应注意谨言慎行,避免招惹是非。


  

4.不要熬夜


  

人们认为人的*聚居于天灵处,人在活动时天灵台是打开的状态。如果熬夜不睡,就会导致天灵台一直打开,阴气就会进入。在平常我们也应注意睡觉时间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熬夜会耗损一个人的肝气元气,长此以往得不偿失。


  

5.吃饭时筷子不要插中间


  

把筷子插在碗的中间,形状似香炉,是祭拜时摆法。在“*节”这一天吃饭这样摆,人们认为会引起回家吃饭祖先的误解,导致祖先不满。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本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论是*节还是平时都应注意,要遵守餐桌礼仪。


  

6.不要乱踩纸钱


  

“*节”这一天,为祭祖很多人都会烧纸钱,以此寄托哀思。但在这一天不要乱踩纸钱,纸钱本是给祖先及逝去亲人的祭品,踩踏纸钱会让祖先生气,从而逝去好运气。


  

7.晚上不要晾衣服


  

很多地方都有*节晚上不晾衣服,把衣服收回去的传统习俗。人们认为如果在阴气重的夜晚晾衣服很容易沾染上不洁之物,因而要在晚上把白天晾的衣服收回去。其实,立秋之后,夜晚气温降低,露水可能会让晒在外面的衣服沾上尘埃。


  

8.不要轻易回头


  

有人说在“*节”这一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听到别人叫你的名字,千万别回头,可能是“孤*野*”在喊你,如果你回头,就可能会被他们勾走了*。不论是不是“*节”,在荒郊野外的地方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安全意识,注意自身安全。


  

9.不要挂风铃摆榕树


  

在“*节”这一天,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因为风铃招阴。也不要在家中摆榕树盆栽,因为榕树也是聚阴的植物。


  

10.不要下水


  

人们说“*节”这一天不要去危险水域游泳,否则会被“水*”拉住。


  

天气炎热,孩子们还未开学,很多人喜欢去水边玩耍。水火无情,很容易发生危险,玩水要选择正规的泳池或海水浴场,家长也要尽到监管责任,做好预防急救措施。

拓展:“盂兰盆”的典故

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犍连),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神通眼观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自己的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救他的母亲。

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目连依尊师的指点,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道。

佛陀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适)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受到统治者的赞扬和重视,从此在我国广为流传,并渐渐演化为中元节。

《小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日中元节习俗禁忌祭祖送羊放河灯,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