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完七夕,“七月半”又到了。今天,我们就来聊点应景的话题了。
老祖宗怎么过中元节?
七月半,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而大家更熟悉的,应该是它的另一个别称“*节”。
在这种幽幽的气氛下,即使平常没做啥亏心事,夜晚独自走在昏*的路灯下,似乎也比平常忐忑几分。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事实上,这一天原本是上古时代的祭祖节。古人初秋时,会庆贺丰收,酬谢大地,并用新米等祭祀祖先,报告秋成。
到了宋代,仍有这样的民俗,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元钱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中元节成了“*节”,还得从道教说起。
道教称之为“地官节”或“斋孤”,这是根据道教的“三元说”来的,“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所以,既然是地官赦罪人间的日子,中元节这天自然阴气太重了。
还有谚云“七月半,*乱窜”,说的就是这天是冥府开禁之日,众*都要离开,重返人间,接受考校。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只能游荡人间、兴风作浪。
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家经常嘱咐小辈:七月半早早回家,莫走夜路。毕竟,碰见点啥,咱也不好说。
比较特别的是,今年中元节又逢天赦日。
所谓天赦日,就是神明给“人间放假”,赦免一些罪孽,是行善积德的好日子。庚子年共有七天为天赦日,这是全年第三个天赦日。
所以说,今年的9月2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赐福赦罪日,大家一定要珍惜。
那有人说,中元节是盂兰盆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源于佛教经典《大藏经》里记载的一段故事:
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便都去世了。
等自己得道之后,他为了抒发对父母的思念,便开通天眼,观察冥府,结果得知母亲已经堕入饿*道,一吃食物就会自焚,苦不堪言。
为了让母亲死后也能安生,他经释迦牟尼指点,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法会,终于让母亲脱离苦海。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宋代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各教对中元节的看法以及设定的各种民俗,被民间混合采纳之后,慢慢固定成一个节日,并被继承下来了。
接下来,看看古人都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吧?
放河灯
清代富察敦崇写的北京岁时风俗杂记《燕京岁时记》里记载过:“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意思是说,他那个时候,民间中元节是极其热闹的,白天有表演,晚上还流行放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点燃的蜡烛)。
怎么放呢?具体就是,在节日当天的夜里,把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据说,这是从上元节的张灯民俗演变而来的。
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过的节日,中元是*过的节日;人为阳,*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张灯在水里了,可以为先人引路。
吃鸭
今天,有很多地方会在中元节吃鸭子,取普度众生之意。
这是源于古人的看法,先人这天想回家探亲,无奈过不了奈何桥,于是,在世的人送鸭子下水,可以带他们回来;也因为鸭音似“压”,所以可以压制孤*野*。
祭祖
中元节把先人接回来了,在世的人就要好好招待他们,即“祭祖”。
民间通常会,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有先人画像的家庭,也要请出挂起来。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从大到小依次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还要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送先人回冥府时,则要烧纸钱、纸衣物,俗称“烧包衣”。十分看重这个仪式的家庭,甚至会请来僧、道一起诵经,做超度法事。
这一民俗,从古至今都有被国人好好继承呢。
祈丰收
古时候,中元节晚上是祭祀先人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还要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布田”(俗称“插秧”),插的越多,插得越好,丰收越惊人。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他的庙又是海内祠庙之冠)。
烧街衣
为了不让邪祟入侵自己,古人会在家外面,烧纸钱、纸衣物,也可以准备一些食物当贡品,俗称“烧街衣”。
“烧街衣”不止限于中元节当天,而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前的十天里都可以举行。因为多行义施善的成份,所以今天也有些地方保留了这一民俗。
*节真的会见*?
**真的存在吗?还是那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不谈论*神之类的事情,但是不否认这类的存在。
而且,这话后面还有一段,是讲他生病了,他的学生对他说,我帮你拜拜神吧!他说,我已经拜过啦!(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所以,如果宝迷敬重*神,那中元节这天有些忌讳就要注意了。
忌·回娘家
古时候,中元节,妻子回娘家都是为了祭祀去世的父母。倘若父母双全,就别回了。现在呢,如果一定要回娘家,那也别带吃喝,因为有“祭品”的意思。
忌·说“*”字
中元节,古人都是谨言慎行的,除了忌说“*”字之外,也不能说伤害别人的话,更不能咒自己,否则会引*上身。
忌·乱踩冥纸
古人认为,中元节这天,无论是自己烧的纸钱,还是别人烧完纸钱留下的纸灰,碰见了,跨过去或者绕过去,千万不要用脚去乱踩,以免激怒来取纸钱的**。(也不要捡地上来路不明的钱)
忌·拍他人肩头
古代民间有一种说法,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不敢近身。如果中元节这天被人拍了肩头或者拍了别人肩头,火会被灭了,很容易引来**。
忌·拖鞋头不要正对床
古人认为,中元节,**会根据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么……你们懂的。
忌·半夜晾衣服
在**四处出没的中元节里,半夜晾衣服,像在设陷阱抓**,所以千万别这么做。
忌·下水游泳
实际上,不止中元节这天,整个“*月”,都不宜下水游泳,尤其是小孩,很容易被**抓去当“替死*”。
忌·直呼其名
中元节晚上出门,不宜连名带姓呼喊双方的名字,防止被**记住。身上也别带显示自己名字的东西。
忌·挂铃铛
铃铛也好,风铃也罢,在古人眼里都是容易招*的东西,中元节就更不能挂了。
忌·对镜拍照
中元节这晚,爱美的女性,就别对着镜子自拍了。镜子虽然能辟邪,但也是阴气很重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元节这一天。
而且最好不要遮住额头。因为额头有正气,别让头发遮住额头,否则会影响你的运气。
这俩种人尤其小心!
01八字轻,病体或经期的人
中元节,阴气重。八字轻火焰低的人,这段时间少出去为妙,就算出去也要早归。
在经期或者产后、术后的女性,也不要在这个夜间出门,如果非得出门的话,也要注意在路上少言语,走夜路的时候尽量不要回头。
如何化解:
可以从着装方面入手,这段时间要尽量减少穿鲜红色的衣服,应多穿代表神光的*色衣服,并且在枕头下压桃符保平安。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宝课原创出品
当然,也可考虑佩戴一些具有挡煞、辟邪作用的饰物。但是,最好不要佩戴黑曜石。
因为黑曜石的能量非常强大,虽然可以驱邪防*,但不适合八字轻火焰低的人修身养息。
它的煞气过重,对**来说也是一种挑衅。
不妨多多佩戴佛教七宝,它们个个都是避邪高手,其中包括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等。
其中,珊瑚、南红不仅能驱邪化煞,还都是好运和福气的象征。俗语有云:“家有南红,世代不穷”。
青金石和砗磲都是因为颜色而备受欢迎,一个是色相如天,一个是纯白度第一。
它们都是佛教的至宝,被赋予了强大力量,能阻挡邪祟不侵。
02生肖鸡和虎
中元节这一天,这两个生肖切记小心谨慎,方可平稳度过!
属虎之人,本命六冲之月,不宜太冒进;驿马星也有些波动,要多注意交通安全。
而属鸡的人,逢劫财生伤官,有破财的风险;
同时,这段时间事业也多有坎坷,有被小人打压的可能,建议开源节流,不要过于斤斤计较,也不要与人争执,以免犯口舌之危。
编辑:Lily
有些老人会说,中元节这晚不宜戴红绳。因为,红绳虽有辟邪驱*的作用,相对来说,却也使你与阴界有所相交。今年七月半,不如,点一盏心灯,寄一份哀思,怀念故人。中元普度,众生得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