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七月半,三门的ldquo中元节rd
TUhjnbcbe - 2020/11/22 4:16:00

农历七月十五

有着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忆故人,寄哀思的日子

中元节

“中元节”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称为“中元节”。

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

中元节在三门俗称“七月半”

和很多地方风俗不同的是

三门的“七月半”要提前一天

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

在这一天里

又有一些什么样的习俗呢?

三门习俗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三门家家户户烧山珍海味,以“九大碗”或“五大碗”供品来“请老太公”,应该指出的是,这是我国古代最为隆重的待客之道,以此礼来祭祖,可见级别之高。

把“九大碗”摆放在堂前的八仙桌上,每碗菜上须置一双筷子,一端搁在碗上,另一端置桌上,同时要放一些酒之类。

先由大人站在桌后毕恭毕敬地对着先人奠拜,口中念念有辞,内容几乎都是:“七月半”到了,老太公老太婆爷爷奶奶把祖先叫了个遍,请他们慢慢吃饭,然后是请求他们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子孙读书上进诸如此类的话。大人们拜毕,然后上接着小孩子也跟着拜,跟着念叨,让老太公神灵庇护保佑自己。请老太公要加酒三次,等香、蜡烛烧的差不多了,再到门外把“千张”烧掉,焚烧完了说明老太公也就都收到了钞票。

然后将桌上酒菜每样都夹一点放在小碗中,叫“吃羹饭盏”,以示老太公已经吃了。过去要放鞭炮欢送老太公回去,再将所夹的酒菜的碗送到门外倒掉,口中念念有词,说些保平安之类的话,将香插在路边,“七月半”请老太公也就结束了。然后就是全家团聚卷“麦焦”吃。

传统习俗

中元节可不止请老太公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1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尤数*河里放灯壮观。

2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3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4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5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6

放天灯

*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今天是三门人的“中元节”

你吃麦焦了吗?

?图文来源于乡土三门、掌上三门、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半,三门的ldquo中元节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