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节儒释道三家精神的大融合
TUhjnbcbe - 2020/11/3 16:40:00
白癜风传染人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92304.html

国学

讲堂

+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中元节也称“七月半”、“盂兰盆节”、“地官节”、“*节”,都带着些迷信色彩。但事实上,此“*”非彼“*”,他渗透着儒家的“孝道”文化,也是儒、释、道精神的大融合。节日的由来道教说七月半,原是上古先民们的祭祖节日。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道教的说法,中元节属于道教“三元节”之一。道教三官大帝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即“元宵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即"*节"或"盂兰盆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俗谓是日。佛教说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

佛经曾记载过释迦牟尼徒儿目连,在七月十五这天,设盆供养佛祖及斋僧以救得亡母脱离饿*道的故事。以至后世相传,佛教徒若能在“盂兰盆法会”上供奉上师大德、予僧人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福乐百年、长寿无病、衣食丰足。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之苦,生于人天中,福乐无极。

民间说旧时农历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人们按例祭祖(即:秋祭),向祖先报告秋成。这是中国人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敬祖尽孝不忘本源的传统观念。

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日趋明显,民间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与中国传统对祖先**的崇拜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民间最大的“*节”。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故在传统文化中,农历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

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魏晋南北朝

盂兰盆法会十分盛行

唐朝

武则天极力倡导佛教,宫廷内仍盛行盂兰盆法会。

明清时期

我国南方较为盛行

盂兰盆节的习俗。

20世纪20~40年代

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更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祖习俗。

20世纪50~60年代

中元节,被宣扬为封建迷信。此节逐渐被边缘化。加之,“文革”时期,除清明节外,所有传统节日均被取缔,中元节也就销声匿迹。

传统文化回归

七月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样,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年5月,文化部将“中元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习俗

中元节,旧日的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而今,我们要在记忆深处缅怀先祖,同时也要践行新时代文明新风。中元节将至,我们倡导以静思怀想之情缅怀故人,用净清祭奠之举表意释诚。可以选择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抄经念诵、家人聚会,这些都是对先祖感念追思的一种方式。

-END-

编辑∣「泽南商学院」

图片∣「源自于网络」音乐∣「源自于网络」文章仅供学习分享不做商用商学

/

国学/美学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儒释道三家精神的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