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村位于原南市区老城厢小东门区域的金坛路上,金坛路35弄。
从现在的集贤村进去丝毫看不到与其他的上海石库门建筑有什么不同,查其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此地的历史非同一般。
这话要从清朝的顺治年间说起,那年随着上海这个小渔村的逐步发展,*府衙门机构也逐步从江苏太仓向苏州、松江一带延伸,最初设立的衙门名称为“分巡苏松道”,为江苏巡抚府分管苏州、松江地区*事和粮道的派出机构。康熙二年(年)常州并入,改称“分巡苏松常道”。康熙六年以后又经过数次撤并。雍正二年(年)又改回原来的名称为“分巡苏松道”。随着内河以及海运的逐步开展,雍正三年衙门也开始兼理海关,又称“江海关道”。随着上海城区的逐步繁荣,雍正八年该衙门移驻上海,第一任来上海的道台王澄慧,初来乍到,就购进东门内民地14亩,建巡道衙门。“改建公廨一百五十楹”,“兼理兵民”,加“兵备”衔,称“分巡苏松兵备道”,又称“上海道”。此后上海县名义上仍受辖于松江府,而遇事多就近陈请上海道办理。乾隆元年(年)太仓并入,称“分巡苏松太兵备道”。上海开埠后,涉外事务剧增,上海道兼管外交。以后上海设立会审公廨,上海道也派员参加。上海道实际兼管上海的行*、*事、司法、外交、关税等事务。小刀会起义后,这里成为主攻对象,衙门建筑全部毁坏,后又原址重建。辛亥革命后,最后一任道台出逃租界,原衙门作为上海革命*府警察厅机构,随着区域人口的不断扩大,此地已经无法容纳新的管理功能,于是警察厅迁移别处,在此营建石库门建筑民居集贤村。
正是由于此地的历史沿革,集贤村弄前的金坛路原叫道前街,民国后改为警厅路,集贤村的原址就是道台衙门,当初衙门有一扇西大门,因此集贤村西侧的这条马路把原来的水仙宫前街改为巡道西街,现在叫巡道街。
正是由于这里原来是整个上海的*治中心,周边又有几大园林(日涉园、豫园、露香园、也是园等),当年此地异常繁荣,特别是上海的庙会期间更是达到了高潮。庙会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巡会”,因为城隍菩萨每年按例出巡三次,故称“三巡会”。第一次在清明节,第二次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第三次在农历十月初一,出巡时,城隍面搽彩漆,身穿蟒袍,项挂金锁,坐着16人抬的大轿,前呼后拥,仪仗鲜明,撑场隆重。出巡路线,从老城隍庙里请出神像五尊,按次序排道出发,至南外滩登上摆渡船,抵达浦东登岸,东行达三里桥祭扫。如今这些老上海的民间民俗只能在书本上看到描述了。
集贤村的建筑排列是以“非”字型结构排列,9排建筑共有44个门牌号,主弄相当宽敞,各支弄间距不小,弄堂内右侧的首家21号是整条弄堂内最为精华的部分,侧门进入后可以看到精美的地砖和递进的门厅,室内有大型的木结构楼梯盘旋而上,各层楼梯的平台相当宽敞,虽然无法进入室内,其中的内部结构也可想而知。弄内西侧的第一排建筑是以石库门建筑形式出现,从现有的居委会进入可以看到宽大的天井,室内空间也很大,布局十分合理,完全属于一个标准的石库门建筑范本。东侧有一排建筑则是类似于新式里弄的院墙设计,是弄内唯一的一排三层楼建筑,从外立面上可以看到三楼还有外悬式小型阳台,建筑风格已经十分西化,而后排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假三层,有些是一排建筑中混杂了石库门、新式里弄庭院式两种方式,几乎家家都有老虎天窗,在东侧的最后两排建筑是那种没有天井也没有庭院的平房结构,而且这两排建筑的间距十分小,对应着西侧的那排体量极大建筑显得十分寒碜。可见每条弄堂在设计中都会兼顾到居民各个层次的需求,绝没有刻意的用地域来区分富贵贫穷。
本人参与撰写的《上海记忆丛书》中的《上海老弄堂寻踪》一书已经由同济出版社出版发行,显然此地都是彩色版的照片,采用的也较多,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