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七月十四风俗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乞巧节即世间的妇女向天上的织女乞求天工之巧的简称。相传七夕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岭南一带称为*节。古称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然而,博白民间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称为七月十四节。为什么呢?普遍说法是宋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时,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普度,以避兵扰。从那以后,人们便习惯于七月十四这天过节。
清道光县志载:“中元节,民间迎祀其先,三日荐上食,如事生日。夕焚纸衣、钱、马以献。此节日在乡间比较隆重,为本地夏收夏种结束后的节日,有的地方竟有“七月十四大过年“的说法。亦有人云:过了七月十四,毛辫长到地。”其意大忙季节已过,节后渐入农闲。七月十四日,接太公太婆“回家”领取祭品“冥衣冥银”之类,事前买好金银纸箔,折叠成金银锭状,做好纸袋,袋上写上祖宗名字,装入纸锭,中午放在门前或天井中焚化,叫“烧包”。有的还烧给神佛,用红纸做包。十五日祭祀“野神野*”,实际上是普度无祀孤*,晚上在门前路上焚烧金银纸张,在房屋四周插香谓之“烧夜香”。昔日在乡村要举办醮会,叫“度孤”、“打大番”、“打太平醮”等,巫见公(男巫)表演上刀山,过火海等多种绝技,惊险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有的还有放河灯之俗,这是水陆道场中最后一道程序,飘浮的河灯把人们带入神奇迷离的境界。其意是追荐亲朋中的忘灵,引导他们脱离无边的苦海而投向光明人生。
陈姓农历七月十四至十五过节,共恭祖七餐;有的只过十四日一天节。节日多数农家磨豆腐、作豆芽,家家杀鸡、杀鸭,买鱼、买肉庆节日。七月十四节,人们有供祖习俗,十三担社,十四、十五两天供祖。供祖有一次(十四日)、二次、三次的,也有顿谷、亚山等地供七次的(十四日凌晨供羌粥)。那林、顿谷、径口等地,十四日统一时间供祖,大量焚烧衣纸、金银纸,纸鞋等物品。农历七月十四期间,博白农村老年人、青少年和小孩,都习惯在村屯前、树阴下,或山间田野外吹奏“喃嘟荷”笛。七月十四日夜,则全部出动吹奏,“喃嘟荷”之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
吹笛之意众说纷纭。一说是“*节”,故吹响笛呼唤祖先亡灵回公厅,让裔孙祭祀;二说,吹笛是楚霸王时期战争频繁,民众吹笛呼唤士兵回家过节,使兵卒无心打仗;三说,吹笛练吹奏技巧,看谁吹的好听,吹的时间久(即笛声不停,又能吸换气)。喃嘟荷一般只在中元节前吹奏。过了七月十四,就不约而同地销声匿迹了。
“喃嘟荷”笛,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此笛选一至一点五厘米直径的单竹尾一节,取长度三十至四十厘米为宜,小的一头留节,在有节一头去三分一周表层,然后开一个长约三厘米、宽约零点四至零点六厘米的舌簧,另一端砍去竹节,开一至二个音孔,并用莉古叶(去刺),在音孔外端卷成共鸣笛角。一般竹管与笛角的长度比例为二比三。年,我县音乐工作者将此民间乐器进行改革,制成了有固定调性的高、中、低三种型号,由二孔发展到六孔,可吹奏出十二个音符,既可独奏,又可重奏,获广西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民间乐器改革奖。年12月举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博白县的器乐喃嘟荷三重奏《嘟嘟乐》,又获全国创作表演二等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