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人们对清明节有了不同解读,或悲或愁,羁旅离人,杏花村中沽酒,以解断魂之痛。
寒食与清明,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前者为民俗传统,后者是二十四节之一,后来渐渐合并为一个节日。
清明忆寒食节据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太子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一路受尽屈辱。原来跟随在身边的众多臣子纷纷离他而去,只剩下介子推等几个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他吃,并骗他说是狗肉,救了他一命。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经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他也从来不在人前提救主之事,悄悄回家乡侍奉老母去了。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回朝受赏。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却坚辞不受。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却见大门紧闭,邻居们说介子推背着老母上绵山了(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军士找遍绵山都没有见到人。有人便出主意说,可以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出口,子推至孝必然会从没火的地方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始终没有看见介子推下山。等火熄灭后人们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在一起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后悔不已的晋文公对着介子推尸体哭拜,然后命人安葬,搬动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身后有个柳树洞,从里面找到一片衣襟,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取走血书,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大柳树下,颁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以示纪念,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生烟火,只吃寒食。
离开时,他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回去做了一双木屐,每天对着它叹息:“悲哉足下!”从此,“足下”一词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表达敬意的称谓。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素服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心怀崇敬地折下柳枝,编成一个圈带在头上,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将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柳后来,晋文公还把介子推的血书缝在衣袖上,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毕生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
晋文公对不图名利、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介子推忌日,举国禁止烟火表示纪念。人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并名之为“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以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特别是在北方,家家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食青团和糯米糖藕。人们还会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时至今日,清明节已经赋予了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二十四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成为古代人们判断季节变化的依据,形成了“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月建”(十二辰或十二地支),“建”代表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与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替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所以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起始,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扫墓祭祀的好时节。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时至清明,在黄中下游及其附近一带地域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于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有两种,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古老的干支历法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的民俗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在清明节得到了生动体现。唐宋以后,清明节融入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再加上各种民俗活动,更增加了丰富文化内涵。
清明节,民间有插柳习俗,其意义有多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柳枝条生命力强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绿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三在鬼节”。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信仰影响,人们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木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载:“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纪念明志守节焚身死于大柳树下的介子推,晋文公将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折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清明节还催生了许多民俗活动,让这个节日有了鲜明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有为: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踢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最初是用来训练武士,称为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载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日击球。《金史·礼志》也记载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明代马球活动仍然很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明宗宣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有王直端午日观打球诗为证:“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每年都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还有马球运动,清中叶以后,马球活动消失不存。
清明时节“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浙江景宁)、乌镇、崇福(今杭州崇福镇)、洲泉(今浙江桐乡市)等地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双庙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已经合并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传说不不吃这些会遭受冰雹灾害。泰安一带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用过的食品分给大家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就是在寒食习俗非常盛行的唐宋时代,其影响范围也主要是北方地区。晋陆翙《邺中记》载:“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棵、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粿、菠菠粿、艾叶糍粑、艾饭、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在闽南一带,每逢清明节都做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用油煎,拿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包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佛教传入中国后,遵循中华民族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传统,各地寺院常于清明节前启建“孝亲追思报恩法会”,超度先亡久远,并为现世眷属祈福,与中元节超度一样,渐渐成为重要活动内容。
今年清明,恰逢新冠疫情荼毒生灵,举国为逆行英烈、死难民众哀悼,让这个清明节陡增沉重。在此,借用黄庭坚的一首《清明》诗,来寄托对无量逝者的哀思,于这芳草萋萋,桃李盛开的时节,铭记先贤,慎终追远。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效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土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