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清明节与七月半这两个节日属“鬼节”。其实,这并不完全是一种封建迷信,实质上,它是以奉亲,敬养,普度为主题,反映了老百姓对先祖之灵的追思与崇拜。这可以从七月半(俗称“亡人节”)具体习俗中的“慎终追远”的内涵展现出来。
七月半亡人节的主要习俗是:
一,祭祖。古人云:“岁有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农历七月十五日,立秋之后第一个月圆之日,正是小秋作物开始收获的时节,相传这一天,家族先人要急忙赶回家探望自己子孙,所以,民间有“七月半亡人等不到中”的说法,家家户户会早早摆好桌椅饭菜,向先祖献祭,把时令佳品供奉出来,让他们尝新,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二,斋孤。这是七月半与清明节最大的不同之处。七月半这一天,除了对族祖先人的祭祀以外,还要对孤魂野鬼进行超度。到了晚上,要在家宅四周以及大路交叉路口烧钱化纸。这样做,既是防止孤魂野鬼祸害他人,旨在让故去先人早日解脱超生,又是祈求他们保佑自已家宅平安。
三,放灯。民间认为,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容易使人联想到幽冥地獄,尤其是落水之鬼犹在那里沉沦。放河灯,就是为了超度落水之鬼以及其他孤魂野鬼。
更为巧合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世俗称七月半这一天为“亡人节”,追思先祖;道教把这一天称为“中元节”,并在此日超度先人,拔度亡魂;佛教的这一天则是盂兰盆会的日子,也要超度亡灵。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三者不断融合,这就形成了七月半的这些风俗并流传至今!(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