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
TUhjnbcbe - 2024/9/30 9:12:00

前言

中国是一个重视传统节日的国家,每到这些重要的日子,总会举行大大小小的许多集会。每年的7月15日是中元节,又被叫做鬼节。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中元节是三元节之一,这三元指的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上元节就是元宵节,下元节至今已很少提到。那么这三个节日,是怎么划分的呢。

上元节

最早有关于三元节的记载,出现于汉代。

其中上元节,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的节日。传说是因为汉武帝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在甘泉宫祭祀天神。于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都习惯了张灯结彩,渐渐的形成上元节。

在佛教传入汉代之后,政府又下令这一天百姓点灯祭祖,还要吃汤圆,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汤圆有着特殊的含义,最早被叫作圆子。除了因为外形之外,很多人也想借此表达团圆的含义。

在一年的忙碌之后,正月十五这一天一家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团团圆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上元节这样的名称,多数是称元宵节。只是这吃汤圆和家人团聚的习惯,与几千年前没有区别。这些流传的节日,不但拉近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还让我们学到了传统的意义。

中元节

中元节最早是祭祀天地之神的日子。后来已经发展成了鬼节,这是因为人们在这一天,常常去祭祀祖先。

中国人把鬼看成生命离开之后的另一种形式,并不认为人死去之后就会终结,因此这一天逐渐发展成为了鬼节。

按照道教的说法,在这一天很多恶鬼都会被当日解放,这增添了一丝救赎的色彩。在佛教里面有专门超度亡魂的盂兰盆节,也是在7月15这一天。

传统观念里,这一天是全年当中阴气最重的时间,因此要格外小心。

按照传统,中元节把尧舜禹当中的舜,奉作赦罪清虚大帝。那是因为舜在传说中最为孝顺,所以祭祀祖先的人都会以他为榜样。

中元节作为传统节日,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每到这一天,大家就会带着准备好的祭品去拜祖先。祈求祖先可以庇护子孙,保佑自己平安健康。

除了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之外,也是对于亲人思念的一种缓解。

这个传统节日,教会了人们孝道的同时,对于生命本质的探讨,也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

下元节

关于下元节,如今已经提到的很少了。有些传统节日会保留下来,而有些传统节日经过大浪淘沙,已经被人们所遗忘。

这个下元节最早是由道家提出的,听说这一天是天庭水官们最忙的时节,要总结一下这一年的雨水天气。

因此人们会在这时祈福,希望天庭的神仙听到自己的心愿,未来能够风调雨顺,让庄稼有好收成。

为了表示诚意,朝廷还禁止这天杀戮,就算是有重犯要被处决,也会特别跳过下元节这一天。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家已经知道了雨水形成的背后原理,也就不再迷信祈福能够带来好天气,渐渐的这个节日被大家遗忘。只有提到三元节时,才会想起曾经有这样一个传统。

中元节烧纸的由来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很多我们今天看似平常的习俗,都有它形成的传说。在中元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习惯了为祖先烧纸钱,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最早烧纸钱的做法是如何形成的。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蔡伦的人,发明了造纸术。这时他的嫂子看到蔡伦因此而发达,于是想要分一杯羹。嫂子故意躺在棺材里,让其他人在周围焚烧纸张。

在大家都奇怪不已时,这个女人突然从棺材里坐起来,说起自己在阴间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因为有了纸钱,就可以免受苦难。

听的人将信将疑,把她的故事传了出去。就这样纸钱可以在阴间流通的说法传开来,纸张卖得特别好。

人们今天会给去世的亲人烧纸,却不知道,这最早是蔡伦嫂子的营销方案。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形式。

盂兰盆节跟中元节的融合

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故事,传说一个叫目连的人,看到自己母亲死后一直在阴间受苦。因此他便求来了一部经文,只要念此经文,就可以帮助母亲缓解。

这个经文就叫做盂兰经。传说中人念起这种经文,四方都会有诸神赶来,共同帮助阴间亲人的亡灵。在佛教盂兰盆节这个概念传入之后,就和中元节结合了起来,并且都在同一天。

从此之后,中国人有了“地狱”这样的概念,很多人都开始相信,只要念诵经文,就可以让逝去的亲人减轻痛苦。

人们还认为,中元节这一天很多鬼魂都会跑出来,但是通过念诵咒文,就可以将祭品变成饿鬼们可以吃的,让他们饱餐之后离开。

结语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有着特定的意义,比如三元节,要么是和亲人团聚,要么是祭祀祖先。这是因为中国人一向重视亲情,尤其是重视血脉传承。

这些节日除了告诉人们,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要忘记祖先之外,也希望人们可以常常联络感情,感受大家族的温暖。三元节让人们之间不再淡漠,感受到了心灵的依托和归宿,这些传统都属于中华文化的瑰宝。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