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十月十五下元节,老人说下元三不做,安宁
TUhjnbcbe - 2024/9/15 16:25:00

农历的十月十五是下元节。

民间传统中,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地官赦罪的日子;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解厄的日子。解厄的意思是解救危难与困厄,所以十月十五又被认为是消灾增福的节日。

相传十月十五日这天,天上水官都会下界巡查人间善恶,并录奏天庭,为人解厄。此日民间也会举办仪式祭祖、祭神,宗教场所会做法事祈祷,希望水官解决困难,消除厄运。

宋代《梦梁录》中说: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道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建醮的意思是道士设坛做法事;解厄是解除危难与困厄,荐亡则是为逝者超度,使其脱难重生。

除此之外,下元节还是匠人们祭祀炉神的日子,相传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匠人们在此日祭祀,便可得一年顺利、兴旺。

农历十月为建亥之月,亥为阴水。有灭绝和复生的含义。亥月是四季之中冬水之力显现的月份,而十月十五则是纯阴之日,当晚更为阴中之阴,是祖先从水上回归之辰。

所以民间十月祭祖有烧“十月一儿”的习俗,在寒冬来临之前给祖先烧祭寒衣、送纸钱,以使他们也能安然越冬。十月初一到十五,就是给祖先送寒衣的时候。

寒衣节祭祖并不需要去墓地祭拜,是因为祖先会在亥月从水路返回“取衣”“探视”,并在十月十五参加超度仪式,以期早日解除苦难,得到解脱。

作为祭祀、解厄的节气,老人提醒“下元节三件事不要做”,分别是什么呢?

1·不戏水

农历十月已是初冬,虽然晴天时太阳依旧温暖如秋,水面尚有温度,水下却是寒凉阴冷,此时下水容易使寒邪入侵,伤及身体。

并且亥月是纯阴之月,阴极阳生,也就是祖先从阴地回到阳地,亥水为阴水,为阴气极盛之地,六阴之体。

古代的大型祭祀节日都放水灯,或在水边祈福等,正是因为先人都从水中往返。像中元节民间祭品以鸭为主,也是因为鸭为阴,善游泳,古人认为鸭可以驮先人回归。

所以水官驾临的日子要远离水边,更不要戏水,喜爱冬泳的人也不要此时下水,以免被冬水阴寒所伤。

2·不晚归

十月为大月,所以十月十五就是既望日,古人讲究“既朔不出门,既望不归家”,是说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前后月亮引力强,容易引起人情绪上的波动,如果行在路上容易引发祸端和碰撞。

并且今年下元节是亥月丑日,为归忌日。据古籍记载,归忌日为“孟月丑,仲月寅,季月子”。也就是就是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的丑日;二、五、八、十一月的寅日;三、六、九、腊月的子日。

《广圣历》中说:归忌者,月内忌神也,其日忌远行、归家,移徙、娶妇。是说归忌不宜远行、归家(指远行返回),搬家和嫁娶。

民间也有“归家若逢归忌日,一家老小自难安”的说法。中元节为祭祀之节,夜晚更是阴气深重,加上这天还有月食、红月出现,更是宜静不宜动,远在外、莫晚归,若守家、晚上莫外出。

3·不食荤

很多有关祭祀的古籍中,都有“持斋”“吃斋”的说法。比如《礼记》中有“齐(通斋)戒以告鬼神”的记载;《中华风俗志》中也有“十月望日下元节,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的记载。

很多人认为持斋和吃斋的意思,就是“不吃肉”,其实这是错误的。持斋、不食荤的意思不是忌肉食,而是不吃带有刺激气味的菜。

当然这不是因为这些菜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人在吃了之后嘴里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会对神灵、祖先有所不敬和亵渎。

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梵网经》解释道: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为五辛。也就是韭菜、蒜、葱等几种有味道的蔬菜。

所谓佛家不吃肉的习俗也不是出于经书,而是一千多年前南朝皇帝认为吃肉会造成杀生,便下令不准吃,才代代流传下来。

说到底,下元不食荤的重点只在于静心和敬畏,想要得到祖先庇佑、得到神灵解救,必须先虔诚守持。

其实,下元节解厄的习俗对于现代人来说,重点在于有一日的静心和安宁,忘却无辜者的无力、无奈,把自己从流年不利、太岁犯年等厄运中解脱出来以更加平静祥和的态度面对余生。#十一月打卡挑战赛#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月十五下元节,老人说下元三不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