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也叫“中元节”,在一年中处于中间位置。
古人对一年的划分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是将“正月十五”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样,“七月十五”刚好是一年的一半儿。
从“正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春季和夏季,这两个季节是元气上涨的阶段。而从“七月十五”往后,则是元气下降的阶段。
元气下降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七月十五”到“十月十五”为秋;从“十月十五”到来年的“正月十五”为冬。
这样,一年四季用元气来表示,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其中,春夏为元气的上升阶段,中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而秋冬是元气下降的阶段,中间有明显的分界。
秋天为元气收缩的过程,此时万物失去元气的滋养,开始凋零;到了冬天元气藏于地下重新孕育。
一年当中“春夏”可以连在一起,而“秋”、“冬”则需要分开来计算,这样就将元气分成了三段。这三段元气就是“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中元下元将元气分成三段的节点,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其中,元气上升的起点是“正月十五”,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上元节”、“元宵节”。
元气下降的节点是“七月十五”,此时是元气的中点,所以叫“中元节”,又因为是元气回归的节日,所以也叫“归节”。
“十月十五”之后,元气藏于地下,所以叫“下元节”。
元气的升降,可以用“天”、“地”来表示,就是元气“上天入地”。而元气行于地下可以用“水”来表示。这样“三元节”就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天”、“地”、“水”。
再给他们配上相应的“官”,就是“上元天官紫薇大帝赐福”、“中元地官清虚大帝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
元气的上升下降,如果用“人”来比喻,那么在上升阶段,这个“人”是“正立”着的,而在下降阶段则是“倒立”着的。“倒立”也叫“倒悬”,所以“七月半”也被称为“盂兰盆节”,“盂兰盆”就是“倒悬”的意思。
古人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在“七月半”的时候会“迎秋于西郊”。秋神主杀伐,为死神,而“七月半”又是“归节”,久而久之,“归”就演变成了“鬼”,所以“七月半”在民间也被称为“鬼节”。
“七月半”这天,民间家家祭祖。七月瓜香,在祭品中,瓜是必备之物,所以“七月半”,也称“瓜节”。
在“中元节”中,放河灯是最重要的活动,河灯通常被糊成荷花型,中间点上蜡烛,放到河里,任其飘荡。
我们知道,“上元节”也叫“灯节”,那时的灯是放在陆地上的,而“下元节”的灯则是放在河里的。这其实就是古人对元气的理解,春天元气起于陆地,所以“上元节”用“陆灯”;同样的“下元节”阳气下降,下降为“水”,“水曰润下”,所以“七月半”用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