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祭祖有四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和除夕。昨天是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既是道教的节日,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缘于目连救母的故事。后来,民间又流传有七月十五地府开门放鬼魂的传说,于是中元节渐渐有了“鬼节”的意味。
在我的认知中,长江以北的中国人多数不过中元节,只注重清明节。而越往南,越对中元节比较重视,闽南人称中元普渡。仪式繁复。这一仪式在台湾女作家李昂《杀夫》展现的比较细致。
鹿城有繁复且完整的普渡,从七月初一直拜到隔个月的初二,由每个地区轮流祭拜,人们为方便记忆,编出了这样的歌谣来诵念:
初一放水灯,初二普王宫,初三米市街……廿九通港普,
三十龟粿店,初一乞食寮,初二米粉寮。
这个歌谣欠经传诵,连小孩也能朗朗上口。于是,在七月里,每个地区的人们,依歌谣所轮,在那特定的一天,准备丰盛的食品来祭拜无主的孤魂野鬼,以求地方上的平靖。
对普渡,人们从不吝惜,祭拜的丰盛有时甚且远远超过新年。人们除了善心的关怀无主的孤魂,他们长年为城隍收押,只有这时候能出来享受祭品,也不无担心孤魂野鬼不得饱餐,会盘据着生事。
但由于小说是描写女主林市不堪忍受丈夫的性虐待而杀夫的故事。所以,作为背景的中元普渡描写得更加诡异,暧昧,读起来让人感觉压抑、惊心动魄。
故事的场景设在台湾鹿港,林市从小就被虐待,后被迫嫁给屠夫陈江水,变态的陈江水虐她尤甚,林市过得生不如死。因为林市没有配合陈江水的快意,他就不给食物吃,饿急的林市只好吃中元节拜鬼用的面线。
最始初几天,林市从屋内各个角落翻找东西来吃食,有一回从碗柜最深处找出来好几束面线。那面线已开始长灰绿色的铜钱大斑点,还有半寸来长的细毛,像传说中鬼怪腐烂的脸面,林市将绿色斑点挑掉,在水里几次洗过,煮了仍悉数吃尽。
然后林市想到,那面线是阿清为答谢救阿罔官,和着猪脚送过来烧金的面线。一个久远前的记忆,早已隐没不复记得,这时却伴随着心中不祥的恐惧,悉数回转。
最后,被逼得精神失常的林市在恍惚中杀了陈江水。
林市爬起身,蜷曲身子以双手环抱住脚,愣愣的坐着看从小窗扇中照射进来的一长条青白月光,白惨惨的月光一点一寸缓缓在床板上移动。林市定定的凝视着那月光,像被引导般,当月光侵爬到触及刀身时,闪掠过一道白亮亮反光。林市伸手拿起那把猪刀。
宽背薄口的猪刀竟异常沉重,林市以两手握住,再一刀刺下。黑暗中恍然闪过林市眼前是那军服男子的脸,一道疤痕从眉眼处直划到下颏,再一闪是一头嚎叫挣扎的猪仔,喉口处斜插着一把猪刀,大股的浓红鲜血不断的由缺口处喷涌出,浑身痉挛的颤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