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传统节日中元节,本是庆丰收的节日,后
TUhjnbcbe - 2024/8/14 17:49:00

中元节又叫“鬼节”、“七月半”,在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夏、商、西周以后,到了春秋时期,很多的节日以及文化开始有记录的定型。并传之后世。

中元节就是其中之一。

古人在这一天欢庆丰收,祭天祭祖

中元节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那个时期,古人崇拜天地,热爱自然,更感恩于大地丰收的产物。没有科学技术,百姓天然地认为庄稼地里的丰收一定是有神灵的庇佑。七月半一般也是收割的月份,到了月圆之夜,自然要庆贺丰收、酬谢神灵。

再加上,古人认为,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所以百姓在这天要用刚收的新米等祭祀先祖,向祖先报告收成,并期待祖先的神灵保佑来年好收成。

但最初的中元节还不是百姓传统的节日,也不是固定的祭祀节日。直到道教兴起与佛教传入。

道教加持

最初,由春秋时期的术士演变而成的道教,把七月十五定义为中元节,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天官节,这一天是紫微大帝的诞辰日;中元节(七月十五)又称中元地官节,是清虚大帝的诞辰晶;下元节(十月十五)又称下元水官节,是水官洞阴大帝的诞辰日。道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所以,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各道观还要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加持

在佛教中,到了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把佛教定义为国教,其节日也成了全国推行的节日,就这样,佛道都推崇的中元节,再加上符合中国人传统的祭祀先祖的习惯,渐渐的就成了标准的“鬼节”

七月十五,在佛教里是盂兰盆会,有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记载在《佛说盂兰盆经》中。

目连,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名字有多种叫法,目犍连大目犍连、大目乾连、大目连、目连、目揵连、目伽略等等。

佛祖的弟子,大目犍连得了神通,想度化已死的父母以报养育之恩。于是用大神通查看了在地府中的母亲。发现她在挨饿,目莲想用给母亲以饭菜,但母亲拿到菜饭马上却被饿鬼夺走。亲自去喂,却发现饭菜到口就化为灰烬。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但凭佛祖一人之边也难以救赎,于是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盂兰盆经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同时,由佛教众人同时发咒愿,为祈福。于是,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中元节习俗

节日是古已有之,再加上,道教,佛教的加持,并且,道教,佛教的法会是进一步发挥中华民族的孝道思想,并且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所以,中元节后来通行于民间,成了一个重要的祭祖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都有那些习俗呢?

1、烧纸钱

烧纸钱是现在中国鬼节祭拜祖先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民间认为,烧了纸钱,到了阴间,就会转成鬼可以使用的现金。同时也能促进祖先保佑世人平安,不过,现在并不提倡这种烧纸钱的形式哦!容易引导起火灾。

2、放河灯

在中元夜,进行放河灯。喻意是想要渡化水中的亡魂以及流浪在外的孤魂野鬼。

3、祭祀土地

用新收的粮食进行祭祀,让先祖保佑来有个更好的收成。

4、放天灯

放天灯也就是放孔明灯,希望用天灯把自己霉运放出去,并且有说不是飞的越高霉运就离得越远。也有说法是为先人们飞升极乐世界照亮前进的路。当然了,现在也不太提倡这种形式哦。容易引导起火灾。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节日中元节,本是庆丰收的节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