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或称盂兰盆节,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民间又将这一天俗称作“鬼节”,而整个七月称鬼月,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而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所以有的地方习俗是七月十四过鬼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意义不在清明节之下。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道教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盂兰盆则是佛教的名称。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这个词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中国旧译“解倒悬”。盂兰盆节的来历和目犍连(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
目连戏这个故事就记录在《佛说盂兰盆经》里:目犍连得了六神通以后,用法力观看世界世界,发现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堕入饿鬼道。目犍连送给母亲饭食,可是饭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了火炭。
目犍连哭着求世尊(梵语bhagavat,音译作婆伽婆、婆伽梵、薄伽梵,“世尊”是对佛陀的尊称,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都可称为世尊我们在佛经上常见的“世尊”是指释迦牟尼佛)解救。世尊说,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喜欢吃鱼籽,所以杀生数量太大),想要解救她,凭我一人之力也无法完成。我们只有借佛、法、僧这“三宝”的力量,才能解救她。世尊告诉目犍连,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仗佛法僧三宝的慈悲力、威神功德力,得救今世乃至七世父母之罪业。
释迦牟尼佛世尊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最初的佛教是小乘佛教(梵文Hinayana,音读“希那衍那”),也就是只管修行超度自己,不理世事,只能装一个人的“小车”。而盂兰盆经讲的是大乘佛教(梵文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也就是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能装很多人的“大车”。梵文中yana意为“车乘”,hina是小,maha是大,Hinayana就是“小乘”,Mahayana就是“大乘”。
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为了超度自己故去的亲人遗迹拯救孤魂野鬼,小乘佛教就发展成为需要结合佛、法、僧三宝力量的大乘佛教。(在中亚发源、北传到中国的佛教到唐代以前还小乘、大乘并存。唐代中国流行的就基本上全是大乘佛教了。)
每年中元节(鬼节),中国人都会给家里去世的亲人烧纸钱。佛教寺庙里也会举办法事活动,超度亡灵,给饿鬼施食,同时祝年长者健康长寿。这种法会活动,就叫做“放焰口”。
放焰口法会“放焰口”原本是佛教密宗的仪轨,现在却广为北传大乘佛教寺庙采用。按照《瑜伽焰口》的说法,饿鬼颈如细针,不能进食。做法事的法师结合佛、法、僧三宝的力量,用密咒使饿鬼的喉咙变粗。法师向空中撒米,使得饿鬼能吃上一顿饱饭。这里的“焰口”,就是颈如细针,面上喷火的饿鬼的名字。讲放焰口起源的故事的佛经是《救拨焰口饿鬼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