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七月十五又叫中元节鬼节秋禊盂兰盆会
TUhjnbcbe - 2024/7/14 16:05:00

中元节七月半,秉烛烧香祭祖先,您可知道习俗来历?

枯木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传统“三大鬼节”(寒食节、中元节、寒衣节)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节日,而且中元节还是儒释道三教相互交融在一起的特殊节日。

中元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祭祀神灵先祖、消灾祈福的习俗,《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春夏秋冬四季祭祀,各个朝代日期不一。秋尝则是秋天收获季节,所以曰“尝”,人们在秋天向祖先神灵献祭,供奉时令佳品,品尝丰收果实,祈愿来年有个好收成。

另外古人有春秋两季在水边祭祀的礼仪,其实就是沐浴更衣,后来称之为“祓禊”,也称“修禊”,“祓”指“祓除”,“禊”指“洁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祓禊主要目的是洁净身体、祓除不祥、祈福禳灾的祭礼。

春天祓禊在三月第一个“巳日”祭祀,王羲之传世作品《兰亭集序》就是记载东晋时期文人墨客聚集在兰亭修禊之事,魏晋以后演变成三月三上巳节,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有:“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诗句,说明三月三和上巳节已经合在一起了。

秋天祭祀称为“秋禊”,则是七月十四日,此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然而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和中元节相融合,最迟在明代就已经合并,诸如明代不少诗词就把秋禊和中元节一起咏叹。

《和秋禊六首》(其二)

范景文

春禊何如秋禊佳,中元上巳亦何乖。

暑当初去如芳候,月到方圆畅好怀。

度曲和容林外鸟,飞觞劝借雨中蛙。

未能免俗聊应尔,献果分瓜拆玉钗。

范景文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帝自缢后也自杀。这首诗赞叹秋禊时节风光美好,可以看出秋禊已经和中元节相合并。不过,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地区,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秋禊习俗,如今不少地方在七月十四还会举行祭祀仪式。

到了东汉,道教兴起,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三元代表不同,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上元节”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也称为“元宵节”;“中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在这一天,地宫阴曹地府会开门,把所有鬼魂全部释放,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于是人间普遍祭祀祖先神灵,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道场,道士建醮祈祷,祈福吉祥,超度亡魂。“下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此日人们祭祀先祖,道观做道场,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后来逐渐被十月初一“寒衣节”吸收合并。

随着东汉佛教的传入,佛教文化逐渐在民间流行,佛经中的故事也被老百姓熟悉和信奉,于是其中不少故事转变为习俗。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就是源自佛经,其中“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也叫《目连救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犍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犍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随着佛教信众的广泛传播,结合道教的中元节,便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祭祀祖先,超度亡灵,拔苦救难,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所谓的“百味五果”是用以形容世间上最好吃的饭菜、水果等供品,形容种类繁多,具体指的是五种果实,分别为:

(1)核果︰如枣、杏、桃、李、葡萄等有核类水果;

(2)肤果︰如瓜、梨、柰(苹果)、桑椹等皮可食用类水果;

(3)壳果︰如胡桃、石榴、椰子、山竹等有硬壳类水果;

(4)桧果,如松子、苏荏、柏仁、荔枝、板栗等粗糠皮类的果实;

(5)角果︰如菱角、大豆、小豆等有角的水果。

随着儒释道三教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七月十五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三教文化的节日习俗,因而,此日既称为“秋禊”,又称为“中元节”,也叫“盂兰盆会”,民间还有叫“鬼节”、“七月半”等等。

不管儒家、道家还是佛家,三家文化的内涵都是“孝”,“百善孝为先”,七月十五祭祀祖先,报答祖先恩德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精髓,也是传统习俗的闪光之处,因而,千百年来,不管朝代如何变化,祭祀祖先、祈福禳灾的习俗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曾经有段时期,除了春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消,如今,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其他节日都得以恢复,但是中元节却被冷落了,年申报非遗项目,结果是香港地区申报“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

虽然中元节没有正式假日,然而在普通民众心目中,这一天祭祖习俗庄严隆重,虽然各地祭祀风俗略有差异,然而不管何种形式,都是代表了最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因而,中元节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得以延续和传承。

/8/15榆木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十五又叫中元节鬼节秋禊盂兰盆会